[实用新型]一种二位联体二三插E极插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50055.8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7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徐益忠;邢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雕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0 | 分类号: | H01R13/10;H01R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王佳妮 |
地址: | 20161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体 二三插 极插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插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器插座的二位联体二三插E极插套结构,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二位联体二三插E极插套结构:1、采用焊接型试将二三插与二三插连接在一起,这样的连接方式:①、生产效率低,②、插套焊点的温升高(进而导致插套温升高),③、有冷焊、虚焊、焊点脱落造成接触不良等不良现象;合格率低,装配效率低;2、采用铆接型试将二三插与二三插连接在一起,这样的连接方式:①、生产效率低,②、插套铆点处的温升高(进而导致插套温升高),③、有铆接不牢、铆接松动、铆接脱落造成接触不良等不良现象;合格率低,装配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位联体二三插E极插套结构,此插套为二位联体二三插E极插套,模内冲压一体成型。这种联体插套结构插套的温升较低、连接牢固、合格率高、装配效率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位联体二三插E极插套结构,所述E极插套结构包括主连接片,所述主连接片为横向分布的金属片,主连接片靠近左右两端的后缘处分别向后形成一水平延伸部,水平延伸部的前端与主连接片后缘呈一体结构,水平延伸部的后端通过90度折弯部与三位E插套连接呈一体结构,三位E插套位于主连接片的下方,上述两个三位E插套之间的主连接片处向前缘方向形成梯形状凸出部,梯形状凸出部的后缘处设有E极接线端子,E极接线端子的装配面板垂直于主连接片表面,装配面板的下端与主连接片的后缘连接成一体结构,装配面板上开设有装配孔,装配孔上方和下方的装配面板上设置有下凹状的埋线槽,装配孔上方和下方的埋线槽位于一直线的位置上,装配面板的上缘处形成向前突出的扣板,该扣板上开设有方孔,扣板表面向前突出于装配面板表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位联体二三插E极插套结构,其可实现如下技术效果:1、减少插套的温升;2、提高产品合格率;3、提高装配效率;4、提高联体插套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图5为图2的仰视图;
图6为图2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其中:
1、主连接片;
2、水平延伸部;
3、90度折弯部;
4、三位E插套;
5、梯形状凸出部;
6、E极接线端子;
7、装配面板;
8、装配孔;
9、埋线槽;
10、第一加强筋;
11、半圆形凸起;
12、扣板;
13、方孔;
14、第二加强筋
15、第三加强筋;
16、二位联体二三插N极插套;
17、二位联体二三插L极插套;
18、二位联体二三插E极插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位联体二三插E极插套结构,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E极插套结构包括主连接片1,所述主连接片1为横向分布的金属片,主连接片1靠近左右两端的后缘处分别向后形成一水平延伸部2,水平延伸部2的前端与主连接片1后缘呈一体结构,水平延伸部2的后端通过90度折弯部3与三位E插套4连接呈一体结构,三位E插套4位于主连接片1的下方,上述两个三位E插套4之间的主连接片1处向前缘方向形成梯形状凸出部5,梯形状凸出部5的后缘处设有E极接线端子6,E极接线端子6的装配面板7垂直于主连接片1表面,装配面板7的下端与主连接片1的后缘连接成一体结构,装配面板7上开设有装配孔8,装配孔8上方和下方的装配面板上设置有下凹状的埋线槽9,装配孔8上方和下方的埋线槽9位于一直线的位置上,装配面板7的上缘处形成向前突出的扣板12,该扣板12上开设有方孔13,扣板12表面向前突出于装配面板7表面。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梯形状凸出部5处的主连接片1表面向下冲压形成向下凸起的第一第一加强筋10,第一第一加强筋10在两端的主连接片1表面形成延伸段14,第一加强筋10上表面凹陷于主连接片1的上表面,第一加强筋10下表面凸出于主连接片1的下表面。
在具体实施时,上述二位联体二三插E极插套结构整体为一次冲压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雕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飞雕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500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航空插头
- 下一篇:一种三位联体二三插L极插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