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路隔音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49113.5 | 申请日: | 2017-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1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林宇洪;张兰怡;王淑桦;林茜敏;李思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 隔音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路隔音板。
背景技术
公路隔音板也叫做声屏障,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在道路防撞墙或轨道边的预埋钢板上,形成声隔音屏。公路隔音板特别适用于高架高速道路和城市轻轨、地铁的防噪声使用,是现代化城市最理想的隔声降噪设施。
现有的公路隔音板大多采用立柱和吸音板连接的结构,而吸音板的材质比较单一,造成公路隔音板的隔音效果一般。当公路上有大型车辆行驶时,还是会给公路两旁造成较大的噪声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公路隔音板,采用多种材料制造,具有多层次的隔音作用,能够让音波逐层减弱,隔音效果良好,而且安装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公路隔音板,包括互相插接连接的隔音板单元,所述隔音板单元包括钢制外壳、混凝土内板和填充料,所述钢制外壳包括第一U形件、第二U形件和第三U形件,所述第一U形件、第二U形件和第三U形件的开口均朝向内侧,所述第一U形件和第二U形件互相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U形件和第二U形件的中部均沿着隔音板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U形件的中部垂直于隔音板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U形件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三U形件的一个端部连接,所述第二U形件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三U形件的另一个端部连接,所述第一U形件的另一个端部与所述第二U形件的另一个端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三U形件的宽度适配;所述混凝土内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互相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U形件与第二U形件之间,所述混凝土内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U形件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填充料的材料为塑料泡沫,所述填充料填充在所述钢制外壳与混凝土内板之间,以及相邻的混凝土内板之间,所述第一U形件另一端端面与第二U形件的另一端端面之间设有向内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三U形件的长度适配,相邻的两个隔音板单元通过第三U形件和凹槽互相插接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混凝土内板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凹槽所在宽度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内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面平齐。
进一步的,一个所述混凝土内板的外侧面板与所述第一U形件的另一端端面平齐,另一个所述混凝土内板的外侧面板与所述第二U形件的另一端端面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内板的俯视投影形状为一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内板的俯视投影形状为波浪形。
进一步的,所述钢制外壳与混凝土内板之间,以及相邻的混凝土内板之间的填充料一体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音板单元在所述第三U形件所在位置处设有从上到下一字排列的多个第一通孔,在所述凹槽所在位置处设有从上到下一字排列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声波从一种介质穿过两种介质的临界接触面进入另一种介质,因此,声能的传递实质是振动幅度的传递,跨介质传播时,两种介质的密度相差越大,声能的损耗越大,上述隔音板单元用钢制外壳包裹混凝土内板和填充料,采用钢、混凝土、塑料泡沫三种材料制作,这三种材料的密度相差较大,可提高隔音板的隔音效果,且钢制外壳和混凝土内板使隔音板的结构强度好;混凝土内板的数量为两个,相邻的混凝土内板之间填充有填充料,相邻的混凝土内板与钢制外壳之间也填充有填充料,使在宽度方向上,隔音板单元有七个层,且相邻的层之间的材料密度相差大,隔音效果好;第三U形件可插接在凹槽内,使相邻的隔音板单元之前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定位安装快速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路隔音板的隔音板单元的断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路隔音板的隔音板单元的正视图。
标号说明:
1、钢制外壳;2、混凝土内板;3、填充料;
11、第一U形件;12、第二U形件;13、第三U形件;14、凹槽;15、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用钢制外壳包裹混凝土内板和填充料,使隔音板结构强度好,隔音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9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音板柔性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市政用便于更换的减速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