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爬模变角度爬升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8420.1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1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任海波;焦惟;谢京刚;刘福生;李桐;李海生;李珊珊;苏贝;贾盼盼;吕利霞;张志霄;孟磊;蒋逸霄;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8 | 分类号: | E04G1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爬模变 角度 爬升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液压爬模设备中的变角度爬升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液压爬模设备已经成为必要施工设备。当建筑物的结构外立面与地面的角度为固定角度,如90度垂直地面时,液压爬模设备可顺利爬升;但当建筑物的结构外立面与地面的角度发生较大变化、到达一定数值时,现有技术的液压爬模受到其自身结构的限制,其导轨无法正常穿入上层的连接座,无法继续爬升作业;此时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为:拆除已经安装的爬模架体,在新角度的结构外立面上重新进行安装;此种方式虽可解决变角度爬升的问题,可是费时费工,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液压爬模变角度爬升调节装置,当建筑物的结构外立面与地面的角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可以利用本装置方便的进行调节后进行爬升,而不需要拆除和二次安装爬模架体。
本专利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液压爬模变角度爬升调节装置,包括变角度驱动机构、可旋转附板支架;
所述变角度驱动机构包括液压油缸、第一安装架、连接螺栓、连接销轴和第二安装架;其中,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通过连接螺栓安装在爬模架体的主立柱上;液压油缸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销轴连接于第一安装架的耳板及楼板端部预埋件的耳板;
所述可旋转附板支架包括穿板螺栓、横梁、主销轴、连接座;其中,可旋转附板支架通过穿板螺栓固定于楼板;连接座通过主销轴与横梁前端的耳板铰接;
所述液压油缸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主立柱两侧;
所述穿板螺栓数量至少为2个。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是:当建筑物的结构外立面与地面的角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可以利用本装置方便的进行调节后进行爬升,而不需要拆除和二次安装爬模架体,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专利的实施例爬模爬升角度未调整时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的II部放大图。
图5是本专利的实施例爬模爬升角度已调整时的整体示意图。
图6是图5的III部放大图。
图7是图5的IV部放大图。
图中:1.爬模架体,2.主立柱,3.导轨,4.可旋转附板支架,5.穿板螺栓,6.横梁,7.第一楼板,8.第二楼板,9.液压油缸,10.预埋件,11.第一安装架,12.第二安装架,13.连接螺栓,14.连接销轴,15.变角度驱动机构,16.主销轴,17.连接座,18.插板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7,液压爬模变角度爬升调节装置,包括变角度驱动机构15、可旋转附板支架4;变角度驱动机构15包括液压油缸9、第一安装架11、连接螺栓13、连接销轴14和第二安装架12;其中,第一安装架11、第二安装架12通过连接螺栓13安装在爬模架体1的主立柱2上;液压油缸9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销轴14连接于第一安装架11的耳板及楼板端部预埋件10的耳板;可旋转附板支架4包括穿板螺栓5、横梁6、主销轴16、连接座17;其中,可旋转附板支架4通过穿板螺栓5固定于楼板;连接座17通过主销轴16与横梁6前端的耳板铰接;液压油缸9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主立柱2两侧;
其中,爬模架体1与导轨3之间通过上下爬升箱滑动连接;爬模架体1与连接座17之间通过插板18连接(导轨提升完毕,提升架体时则拔掉插板18);导轨3与连接座17之间均滑动连接。
图1展示的爬模爬升角度未调整时的整体示意图,从第二楼板8以上的第一楼板7开始,建筑外立面开始出现角度变化,可以看出,此时如果提升导轨3,则导轨3无法正常穿入第一楼板7端部的连接座17,无法继续爬升作业;从图2、图3可以看出,第一安装架11、第二安装架12通过连接螺栓13安装在爬模架体1的主立柱2上,此时通过使液压油缸9的活塞杆伸出,主立柱2就会带动爬模架体1、导轨3及连接座17绕主销轴16旋转一定适当的角度(图5),此时提升导轨3即可正常穿入第一楼板7端部的连接座17,继续爬升作业。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改变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84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路桥防撞墙模板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合拢带桁架模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