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通道注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8333.6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9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东;范晨;陆进;徐平;王维涛;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6/12 | 分类号: | A61M3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旦华 |
地址: | 214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结构 注射装置 多通 穿刺针 多通道 本实用新型 注射 穿刺 导管 一一对应设置 导管连通 介入治疗 药剂量 注射端 拔针 均一 连通 溢出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入治疗用注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注射装置,包括注射结构,一级多通分流结构和穿刺结构。一级多通分流结构包括入口以及多个出口,所述一级多通分流结构的入口与所述注射结构的注射端连通,穿刺结构为多个介入用导管和穿刺针,介入用导管与穿刺针一一对应设置,并且介入用导管连通一级多通分流结构的出口与穿刺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通道注射装置,拔针时药剂不易溢出、多点同时注射时药剂量均一、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入治疗用注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介入放射学又称介入放疗学,它是在影像学方法的指导下采取经皮穿刺插管,对患者进行药物灌注、血管栓塞或扩张成形等“非外科手术”方法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已在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并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针对肿瘤的供血动脉栓塞疗法,将适当的栓塞剂通过穿刺导管填塞入肿瘤的供血动脉内,截断瘤体的血液供应,使瘤体梗死;以及放射性凝胶瘤体注射疗法,将放射性凝胶通过穿刺导管注入实体瘤进行精准放疗。
例如对于放射性凝胶瘤体注射治疗而言,目前动物实体瘤的介入放射性治疗,一般采用小容积注射器抽取放射性凝胶刺入实体瘤进行注射,由于人为进行推针注射,推针速度难以精确控制,推针速度不均或者过快容易导致瘤体内部压力不均或压力过大,拔针时受瘤体内部压力影响药品容易溢出,导致放疗剂量上的误差和肿瘤以外部位的污染;而且对单个实体瘤进行多点放疗时需要多次扎针拔针操作,操作繁琐且难以保证多点放射剂量的均一性,影响实验结果的精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介入治疗的注射操作拔针时药剂容易溢出、多点注射时操作繁琐、多点剂量不均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拔针时药剂不易溢出、多点注射药剂量均一操作更加便捷的多通道注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通道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结构;一级多通分流结构,包括入口以及多个出口,所述一级多通分流结构的入口与所述注射结构的注射端连通;穿刺结构,包括多个介入用导管和穿刺针,所述介入用导管与所述穿刺针一一对应设置,并且所述介入用导管连通所述一级多通分流结构的出口与所述穿刺针。
还包括至少一个二级多通分流结构,所述二级多通分流结构具有入口以及多个出口,所述二级多通分流结构的入口与所述一级多通分流结构的出口连通设置。
所述一级多通分流结构为三通分流结构,包括一个入口与两个出口,所述二级多通分流结构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一级多通分流结构的两个出口。
所述二级多通分流结构为四通分流结构,包括一个入口与三个出口,所述二级多通分流结构的每个出口连接有一个所述穿刺结构。
还包括设于所述注射结构的注射端与所述一级多通分流结构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注射端的两相接头,以及连通所述两相接头与所述一级多通分流结构的导管。
所述一级多通分流结构和/或二级多通分流结构的出入口处可拆卸连接有接头结构,所述接头结构具有适于所述介入用导管或所述注射端插入的插口。
所述接头结构还包括可拆卸封闭于所述插口处的密封结构。
所述注射结构包括注射泵和由所述注射泵推进的注射器。
所述注射泵为自动微量注射泵。
所述注射器的注射针头形成所述注射端。
所述注射器为平头玻璃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83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荧光坐标系的多功能导向模板
- 下一篇:一种介入专用敷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