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7394.0 | 申请日: | 201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6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郭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怡孚和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33;G01N21/64;G01N21/27;G01N21/17;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气中污染气体包括,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等,其浓度监测器均为独立的气体监测仪,测量气体浓度需要单独使用,不能满足同时监测的需求;且各气体监测装置的测量装置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测量数据不够准确。
自动监测仪在监测时,通过采样管先将待测气体抽入到仪器内,使其与某些物质进行化学反应,或用紫外光照射或利用紫外吸收原理进行测量,比如二氧化氮分析仪工作时,先将二氧化氮转化为一氧化氮,再让一氧化氮与过量的臭氧反应,产生激发态的二氧化氮,该激发态的二氧化氮很不稳定,回到跃迁基态,并发射波长范围为600~3000nm的光,根据的发射光强为确定一氧化氮的浓度,最后由一氧化氮浓度推算出二氧化氮浓度。臭氧分析仪利用紫外吸收法,首先将通入吸收池,然后和紫外线照射,对比被紫外吸收和没有紫外吸收的光,可以分析中臭氧的浓度。二氧化硫是采用紫外荧光法,仪器一般由样品池、紫外光源、探测器构成,监测时,二氧化硫通入样品池,然后用波长190~300nm的紫外光照射,二氧化硫分子吸收紫外光后跃迁至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二氧化硫分子回到基态时,发射出峰值波长在330nm附近的此外荧光,该荧光强度与二氧化硫浓度呈线性关系,进而再推算出二氧化硫浓度。以上仪器均只能测量一种污染物,仪器维护的工作量大。基于上述气体检测仪器的单独设置,相应的电路通信装置均独立设置,成本相应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多种气体检测分析仪集成于一体的气体检测系统,该系统成本低,采集信号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体检测系统,包括:
信号输入单元,其输入端与气体反应室探测器和/或压力流量板的输出端连接,采集气体反应室探测器和/或压力流量板的输出信号;
处理器单元,具有MCU部分和/或扩展的FPGA部分,信号输入单元通过ADC接口和/或SPI接口与MCU连接,对采集后的信号进行分析,输出信号控制气路的通断及流量调节;
比较单元,FPGA部分的输出端通过DAC与比较器连接,通过比较器对输入的探测器电压进行比较,并返回至FPGA部分;
输出单元,所述MCU部分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压力流量板,其输出端通过GPIO接口与MCU连接,控制气路的通断。
可选地,还包括温度检测板,其输出端通过GPIO接口与MCU连接。
可选地,所述MCU部分通过UART连接新校机扩展板,又通过DAC接口输出信号至比例阀控制电路。
可选地,所述FPGA部分与MCU部分通过FSMC外存接口实现双向通信。
可选地,所述MCU部分设有网络接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检测系统,同时测量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浓度,通过合理的气路系统改进,将上述四种气体的分析仪整合于一个便携式3U机柜内,分别将一氧化碳与臭氧,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分为两支气路,不仅可以实现多种气体一次进样就同时自动化完成检测,同时,缩短了气体的信号输入与处理时间,响应信号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气路系统电路原理框图;
图4为第二气路系统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怡孚和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怡孚和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7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分光仪
- 下一篇:可旋转的端面检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