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安全带智能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46983.7 | 申请日: | 2017-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1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郑雪娜;胡冻三;刘鑫;罗光东;廖琴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R22/48 | 分类号: | B60R22/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40216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安全带 智能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客车安全带智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就目前而言,市场客车运行情况,客车从起步开始,就要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司机也会亲自统计乘客人数,在站口也有专门统计以及登记车辆信息的人员。然而目前这种客车运行情况有太多不足。主要由以下几点不足:1、无法准确知道在客车行车过程中乘客是否按照正确方式系好安全带。2、乘客在服务站或者下车点上下车之后需要司机亲自一一清点完毕之后才会发车,过程麻烦。3、在出站过程中,需要司机下车登记信息过后,门卫才会将闸道打开;这个过程繁琐,浪费大量人力和物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安全带智能检测系统,智能检测乘客是否按照正确方式系好安全带,较传统的的人为提醒更加方便、智能、准确、安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客车安全带智能检测系统,包括两个光电传感器、计数器、压力传感器、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装置、闸道舵机、车辆信息自动录入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两个光电传感器一前一后安装在车门位置并分别与计数器连接,所述计数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安全带内部并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红外发射装置,所述红外接收装置安装在闸道桩上,所述闸道舵机与红外接收装置连接,所述车辆信息自动录入装置与车站控制室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语音装置,所述语音装置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与控制器连接并显示每个座位安全带使用状态。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扫描车票信息的扫描仪,所述扫描仪与语音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扫描仪为二维码扫描仪或条形码扫描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自动检测乘客是否按照要求系上安全带;智能提醒乘客按照正确方式系好安全带;帮助乘客读取座位号和核对车票信息,避免乘客上错车;自动统计车上乘客人数;产生信号,自动控制闸道开关;提醒司机减慢车速,保证乘客人身安全;自动传输车辆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客车安全带智能检测系统,包括两个光电传感器、计数器、压力传感器、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装置、闸道舵机以及控制器,所述两个光电传感器一前一后安装在车门位置并分别与计数器连接,所述计数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安全带内部并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红外发射装置,所述红外接收装置安装在闸道桩上,所述闸道舵机与红外接收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语音装置,所述语音装置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车辆信息自动录入装置与车站控制室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与控制器连接并显示每个座位安全带使用状态。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扫描车票信息的扫描仪,所述扫描仪与语音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扫描仪为二维码扫描仪或条形码扫描仪。
具体的在车门位置安放两个光电传感器,若第一个光电传感器首先检测有人通过,则为上车,当第二个光电传感器也检测到人通过后,则表示乘客上车完毕,计数器自动加一;相反,若第二个光电传感器首先检测有人通过,则为下车,当第一个光电传感器也检测到人通过后,则表示乘客下车完毕,计数器自动减一;
在安全带内部安装上压力传感器,当乘客系好安全带,压力传感器就会处于工作状态,当乘客将安全带靠在背后或者坐在下面,压力传感器的阻值就会变化,再通过电阻/电压模块转换后,通过识别高低电平的变化语音报警系统就会报警,提醒乘客按照正确的方式系好安全带;
当客车到达闸道时,闸道会自动识别客车发出的信号,当车内的乘客都按照要求系好安全带,闸道则会自动打开,否则,则不会打开。
当客车通过闸道时,车辆信息自动录入装置会自动录入车辆信息并传送到车站控制室。
系统会根据乘客系安全带的情况用语音提醒乘客重新按照正确方式系好安全带和提醒司机减速注意安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未经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6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配零件加温装置及其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热风循环式陶粒回转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