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装置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6851.4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6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帆;胡轶;熊林强;沈奥;王辉;李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屏 物体靠近 种检测 纹路 成像光线 终端设备 图像传感器 反馈 传播方向 发光组件 光学识别 控制组件 显示模组 精准度 透光性 出射 反射 照射 图像 | ||
一种检测装置及终端设备,用于提高显示屏下光学识别的精准度。其中的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发光组件,用于发出初始光线;控制组件,用于控制从具有透光性的显示屏出射的反馈光线的传播方向,以形成成像光线,其中,所述反馈光线为在一物体靠近或接触所述显示屏时,在所述初始光线的照射下,所述物体靠近或接触所述显示屏的一面的纹路所反射的光线;图像传感器,用于通过接收所述成像光线,形成用于表示所述物体靠近或接触所述显示模组的一面的纹路的图像的数据。
本申请要求在2017年4月14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245989.6、发明名称为“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和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生物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其中,指纹因能够唯一表征人的身份特征,而备受人们重视,且随着终端设备全屏化的发展,未来人们更关注的是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下的指纹识别技术。
目前,能够应用于显示屏下的指纹识别技术有光学技术、电容技术及超声波技术等,其中,光学技术因耐用性好、成本低的优点受到青睐。但是对于光学技术,由于光源会向不同方向发出初始光线,那么当存在多个光源时会导致从显示屏出射到达图像传感器的各个出射光线之间相互交叠,进而导致图像传感器成像模糊。例如请参考图1,多个光源中不同光源发出的初始光线透过显示屏照射到物体的一面上,经物体的反射后形成反射光线,物体的一面上不同位置处的反射光线透过显示屏形成的出射光线可能会照射在图像传感器上的同一位置处,由于不同的出射光线表征不同的指纹信息,当不同的出射光线照射到同一位置处时,也就是不同的指纹信息叠加,从而造成图像传感器的成像模糊。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显示屏下的光学识别技术的识别精准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及终端设备,用于提高显示屏下的光学识别的精准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发光组件,用于发出初始光线;
控制组件,用于控制从具有透光性的显示屏出射的反馈光线的传播方向,以形成成像光线,其中,所述反馈光线为在一物体靠近或接触所述显示屏时,在所述初始光线的照射下,所述物体靠近或接触所述显示屏的一面的纹路所反射的光线;图像传感器,用于通过接收所述成像光线,形成用于表示所述物体靠近或接触所述显示模组的一面的纹路的图像的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组件来控制反馈光线的传播方向,能够消除不同的反馈光线之间产生的串扰,形成成像光线。从而使得图像传感器在接收成像光线后能够形成用于表示纹路较为清晰的图像的数据,进而实现更精确的纹路检测,提高了显示屏下光学识别的精准度。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透镜阵列,用于汇聚所述反馈光线,以形成入射所述图像传感器的透射光线;导光组件,设置在所述透镜阵列和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用于消除从所述透镜阵列中每个透镜出射的透射光线之间发生的串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透镜阵列对反馈光线进行汇聚后,由导光组件消除从透镜阵列中的每个透镜出射的透射光线之间发生的串扰,形成成像光线。从而使得图像传感器在接收成像光线后能够形成用于表示纹路较为清晰的图像的数据,进而实现更精确的纹路检测,提高了显示屏下光学识别的精准度。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在垂直方向上堆叠设置的N层不透光层,所述N层不透光层中的每层不透光层开设有通孔阵列,所述每层不透光层开设的通孔阵列的位置完全重合,所述通孔阵列包括贯穿所述每层不透光层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N为整数;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具有隔断,以消除从所述第一透镜出射的透射光线和从所述第二透镜出射的透射光线之间发生的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68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资产盘点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指静脉识别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