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6540.8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2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宋鹏杰;谭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3/02 | 分类号: | F04C23/02;F04C29/02;F04C29/06;F04C29/00;H02K5/173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283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现有的旋转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机磁拉力的存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容易拉偏曲轴。影响压缩机效率及可靠性,同时产生G音。严重的可引起客户强烈不满,甚至退货。经研究发现,在电机侧安装电机轴承进行辅助支撑,能够很好地解决此问题。
但是,由于电机轴承安装在电机上方,对于低频、高电机积厚机种,润滑油不能很好的从曲轴中心孔输送到电机轴承部润滑电机轴承,导致电机轴承异常磨损,压缩机可靠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可以保证电机轴承的润滑,可以保证压缩机的工作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机构部、电机部和电机轴承,所述压缩机构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包括曲轴,所述电机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压缩机构部的上方,所述电机部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固定在所述曲轴上,所述转子远离所述压缩机构部的端部为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沉槽,所述电机轴承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所述电机轴承套设在所述曲轴上且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沉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把电机轴承的一部分伸入到沉槽内,能够改善上轴承和下轴承的受力情况,也能够解决电机轴承润滑不足的问题,还能够提升旋转式压缩机的工作可靠性和能效比,还能够防止旋转式压缩机工作时产生噪声。
可选地,所述转子设置有上下方向延伸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距所述曲轴中心轴线最小距离为B1,最大距离为B2,所述沉槽距所述曲轴中心轴线最大距离为B3,其中,B3≥ B2>B1。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轴承包括:曲轴配合部,所述曲轴配合部套设在所述曲轴上且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沉槽内,所述曲轴配合部的下部到所述曲轴轴线的最大距离为R1,其中,R1≤B1。
具体地,所述电机轴承的下端面到所述沉槽的底部边缘的距离为A1,所述沉槽的深度为H,其中,0.1mm≤A1<H。
可选地,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还包括:分离板,所述转子设置有上下方向延伸的排气孔,所述分离板固定在所述转子上且位于所述排气孔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轴承包括:曲轴配合部,所述曲轴配合部套设在所述曲轴上且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沉槽内,所述分离板套设在所述曲轴配合部的下部上且与所述曲轴配合部间隙配合。
具体地,所述曲轴配合部与所述分离板之间的间隙为C1,所述分离板到所述曲轴轴线的最小距离为C2,所述曲轴配合部的下部到所述曲轴轴线的最大距离为R1,其中,0.05mm ≤C1=(C2-R1)≤5mm。
可选地,所述电机轴承还包括:壳体配合部和曲轴配合部,所述壳体配合部与所述壳体固定,其中,所述壳体配合部与所述曲轴配合部为分体式结构,或所述壳体配合部与所述曲轴配合部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曲轴配合部包括滚动轴承。
具体地,所述压缩机构部还包括: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上轴承和所述下轴承上下分布且套设在所述曲轴上,所述电机轴承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上轴承的内径,和/或所述电机轴承的内径小于等于所述下轴承的内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是旋转式压缩机未设置分离板的剖视图;
图3是旋转式压缩机设置分离板的剖视图;
图4是将电机轴承设置为一体式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电机轴承和曲轴通过滚动轴承连接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旋转式压缩机10;
壳体1;压缩机构部2;曲轴21;曲轴中心轴线22;电机部3;定子31;转子32;排气孔33;沉槽4;电机轴承5;曲轴配合部51;下端面52;壳体配合部53;分离板6;上轴承7;下轴承8;滚动轴承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详细描述一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式压缩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6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双螺杆新能源汽车风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