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网数据处理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5879.6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9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聂文海;李顺昕;李海滨;刘丽;黄小龙;周洁;宋堃;梁大鹏;张嵩;张晋梅;申惠琪;赵一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输出模块 数据输入模块 电网数据处理 监控计算机 采集系统 存储模块 电压电流信号 本实用新型 并行采集 电网数据 多路并行 接口模块 控制信号 控制总线 集成度 中芯片 互连 片选 采集 电站 传输 电网 网络 | ||
一种电网数据处理采集系统,包括数据输入模块、FPGA模块、DSP模块、CPLD模块、数据输出模块、存储模块和监控计算机,数据输入模块通过FPGA模块并行采集电网网络中变电站的电压电流信号,DSP模块接收来自数据输入模块通过FPGA模块传输过来的数据,DSP模块通过控制总线与CPLD模块互连,利用CPLD实现对数据输出模块中芯片的片选、读/写等控制信号的操作;所述的数据输出模块包括CAN总线接口模块和RS‑422接口模块,其分别与存储模块和监控计算机相连,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电网数据的多路并行采集,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和运行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中各类电压电流等数据的传输与存储,尤其是智能电网中包含大量数据的存储和采集的场合。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本质区别在于快速、精确和共享,其主要涉及的关键技术在于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智能电网的主要目的是协调电网市场中发电、运行和终端用电等各方的要求和功能。智能电网的重要特征体现在“大数据”,它是指通过对大量种类繁多和来源复杂的数据进行高速捕获及分析,广义上不仅指数据自身,还可拓展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这就对电网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电网数据错综复杂,容量庞大,现有的电网数据处理和采集方式多为人工干预方式,形式较为落后,即使是在已经采用信息化数据处理和存储方式的省份和地区,效率也极为低下,难以满足大数据量处理和存储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针对现有电网数据存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电网数据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数据输入模块、FPGA模块、DSP模块、CPLD模块、数据输出模块、存储模块和监控计算机;其中数据输入模块利用高性能FPGA作为硬件缓冲区,数据输入模块通过FPGA模块并行采集电网网络中变电站1的电压电流信号、变电站2的电压电流信号……、变电站n的电压电流信号,n≥20;FPGA模块与DSP模块相连;DSP模块采用STM32芯片,通过其自身的USART外设接收来自数据输入模块通过FPGA模块传输过来的数据,利用STM32芯片内部DMA通道将数据放入暂时缓冲区,STM32芯片工作的过程中,时钟电路为STM32芯片提供高精度的时间基准,DSP模块通过电源转换模块为其提供高稳定度电源;数据输出模块包括CAN总线接口模块和RS-422接口模块,DSP模块通过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依次与CAN总线接口模块和RS-422接口模块互连,分别实现与CAN总线数据接口、RS-422数据接口的通讯;DSP模块通过控制总线与CPLD模块互连,利用CPLD实现对CAN总线接口模块和RS-422接口模块的片选、读/写等控制信号的操作;所述的CAN总线接口模块一端通过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与DSP模块互连,实现DSP模块与CAN总线接口之间的数据通讯,另一端与存储模块相连,实现电网电压电流数据的存储;所述的RS-422接口模块一端通过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与DSP模块互连,实现DSP模块与RS-422接口之间的数据通讯,另一端与监控计算机相连,实现电网电压电流数据的监控。
所述的DSP模块还可采用的芯片是TMS320C6747或TMS320F28335。
所述的CPLD模块采用的芯片是EPM2210或EPM570。
所述的RS-422接口模块采用的芯片是SC16C554。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58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