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金属引入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1353.0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6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钱镇国;吴华良;孙义兴;史惠萍;吴金华;吴俊雄;沈小红;严惠良;吴凤琦;朱荣泉;陈龙;庄跃明;蒋莹;孙国芳;钱建荣;沈洪芬;吴水荣;王烨华;岳志宏;宋世元;陈文斌;徐应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亨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4 | 代理人: | 余冬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金属 引入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入式光缆,特别是一种非金属引入光缆。
背景技术
引入光缆由于体积小,性能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但是常规金属加强件的引入缆由于重量较重,不利于工程人员在现场进行架空、敷设等施工作业,且在多雷雨地区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现有的技术存在着施工不方便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金属引入光缆。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施工和降低安全隐患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非金属引入光缆,包括玻璃纤维棒,玻璃纤维棒外绞合有多根缆芯,缆芯外设有阻燃内护套,阻燃内护套外依次设有陶瓷纤维带、阻水带和阻燃外护套,阻燃外护套外设有芳纶纱层,芳纶纱层外设有聚乙烯外护套;所述的缆芯包括松套管,松套管内设有多根光纤,相邻光纤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纤膏;所述的玻璃纤维棒外还设有聚乙烯层,所述的聚乙烯层、松套管和阻燃内护套的外表面均设有横向的防滑纹路。
前述的非金属引入光缆中,所述的阻燃内护套内侧还设有玻璃纤维带。
前述的非金属引入光缆中,所述的聚乙烯外护套内侧设有螺旋设置的凹槽,凹槽内设有撕裂绳;所述凹槽的螺旋角度为60-70度。
前述的非金属引入光缆中,所述相邻的缆芯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缆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玻璃纤维棒代替传统的金属材质的中心加强件,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光缆的重量,便于施工人员在现场的施工作业;通过在缆芯外设置阻燃内护套和阻燃外护套,经过双重阻燃,能够有效的提高光缆的阻燃效果,并且在阻燃内护套和阻燃外护套之间设置陶瓷纤维带,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提高光缆的绝缘能力,降低引入式光缆在雷雨天气的安全隐患,提高光缆的使用安全和可靠性。同时,通过在聚乙烯层、松套管和阻燃内护套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横向的防滑纹路,能够保证相互之间的粘合强度,使其不易脱落,提高光缆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的安全稳定性能,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施工和降低安全隐患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玻璃纤维棒,2-缆芯,3-阻燃内护套,4-陶瓷纤维带,5-阻水带,6-阻燃外护套,7-芳纶纱层,8-聚乙烯外护套,9-聚乙烯层,10-玻璃纤维带,11-撕裂绳,12-缆膏,201-松套管,202-光纤,203-纤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非金属引入光缆,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玻璃纤维棒1,玻璃纤维棒1外绞合有多根缆芯2,缆芯2外设有聚乙烯外护套8;所述的缆芯2包括松套管201,松套管201内设有多根光纤202,相邻光纤202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纤膏203。
所述相邻的缆芯2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缆膏13。
所述的阻燃外护套和阻燃内护套均由黑低烟无卤阻燃材质制成。
实施例2。非金属引入光缆,构成如图2所示,包括玻璃纤维棒1,玻璃纤维棒1外绞合有多根缆芯2,缆芯2外设有阻燃内护套3,阻燃内护套3外依次设有陶瓷纤维带4、阻水带5和阻燃外护套6,阻燃外护套6外设有芳纶纱层7,芳纶纱层7外设有聚乙烯外护套8;所述的缆芯2包括松套管201,松套管201内设有多根光纤202,相邻光纤202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纤膏203;所述的玻璃纤维棒1外还设有聚乙烯层9,所述的聚乙烯层9、松套管201和阻燃内护套3的外表面均设有横向的防滑纹路。
所述的阻燃内护套3内侧还设有玻璃纤维带10。
所述的聚乙烯外护套8内侧设有螺旋设置的凹槽11,凹槽11内设有撕裂绳12;所述凹槽11的螺旋角度为60-70度。
所述相邻的缆芯2之间的间隙填充有缆膏13。
所述的阻燃外护套和阻燃内护套均由黑低烟无卤阻燃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光缆的结构是将单模或多模的光纤套入由高模量的塑料做成的内填充防水化合物的松套管201中。在玻璃纤维棒1的外面挤包一层聚乙烯,松套管(和填充绳)围绕玻璃纤维棒1绞合而成,缆芯之间的缝隙充以阻水化合物,然后依次挤包玻璃纤维带、阻燃内护套、陶瓷纤维带、阻水带和阻燃外护套,然后在阻燃外护套外包覆芳纶纱层和聚乙烯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亨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亨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13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