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弧形框碰撞吸能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0710.1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5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段会强;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汇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张俭伟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 碰撞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弧形框碰撞吸能模块,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框架,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框架连接有四个连接角钢形成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框碰撞吸能模块,弧形框架采用铝合金材料,同等体积重量仅为钢的1/3,具有重量轻便于移动,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可以耐锈蚀耐酸雨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户外应用场景等优点。弧形结构分散承担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力,使框架受力均匀分散,保证了弧形框碰撞吸能模块在受撞击时有效吸收能量,有效的保护肇事车辆及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弧形框碰撞吸能模块,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能够在碰撞中有效的吸收撞击能量,可控地将肇事车辆的速度降低,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适合于缓冲防撞车的弧形框碰撞吸能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交通防撞装置多为一次性装置,大多结构过于单薄,强度不足。重量较大,较为笨重可移动性不足,无法满足临时性或者短时间的事故处理或道路施工人员及车辆的安全防护的需求,对撞击中的碰撞能量吸收较少,不能够很好的保护肇事车辆及人员的安全。而且所用材料环境适应性差易老化易锈蚀,影响其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弧形框碰撞吸能模块,其重量轻便于移动,材料耐腐蚀,耐老化,使用时间增长,且能够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强结构强度,增强对碰撞时能量的吸收,有效的保护肇事车辆及人员的安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弧形框碰撞吸能模块,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框架,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框架连接有四个连接角钢形成框架结构。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弧形框架包括两个上下水平设置的防撞圆管,两个上下水平设置的防撞圆管的左右两侧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圆管安装板。
进一步地,防撞圆管的中心线半径为800~900mm或1500~1600mm。
进一步地,所述圆管安装板采用一体折弯成型;所述圆管安装板包括A折板、B折板、C折板、D折板,B折板和C折板之间的夹角为80-120°,A折板和B折板的夹角、C折板和D折板之间夹角均为120-150°。
进一步地,所述圆管安装板的B折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圆孔。
进一步地,防撞圆管穿过圆孔后与圆管安装板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圆管安装板的厚度为5-20mm,圆管安装板的的材质为铝合金板。
进一步地,两个上下水平放置的防撞圆管之间设置有加强板且加强板对称设置在弧形框架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弧形框架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加强筋且加强筋对称设置在弧形框架1的左右两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圆管安装板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连接角钢的一端,连接角钢的另一端连接对称设置的另一圆管安装板的上下两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框架采用铝合金材料,同等体积重量仅为钢的1/3,具有重量轻便于移动,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可以耐锈蚀耐酸雨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户外应用场景等优点。弧形结构分散承担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力,使框架受力均匀分散,保证了弧形框碰撞吸能模块在受撞击时有效吸收能量,有效的保护肇事车辆及人员的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侧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汇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汇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0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工设备防护门的导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的防爆高速分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