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水采气一体化采空区瓦斯抽采井井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40695.0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8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郭向前;靳华贤;孟召平;张文君;周显俊;李阳;任鸽;毕利丽;王争;焦田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48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一体化 采空区 瓦斯 抽采井井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采空区瓦斯地面抽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排水采气一体化采空区瓦斯抽采井井身结构。
背景技术
煤矿瓦斯主要成分是CH4(甲烷),是一种与煤炭伴生的清洁、高效能源。在采煤后形成的采空区中,仍然赋存有大量的瓦斯,可供继续抽采利用。由于CH4(甲烷)密度低于空气,通常优先积聚在顶板裂隙带内及采空区上部,通过地面钻井方式抽采相比井下抽采,具有抽采浓度高、利用简便、成本低等优势,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领域。英国、德国、美国已形成了相关产业,而我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开发相关技术。
采空区内瓦斯主要以游离态和吸附态存在,赋存于采空区内裂隙空间和残留煤炭中,储层压力很低,仅为kPa级。CH4(甲烷)在浓度和压力梯度驱动下从残煤中自然解吸,是采空区游离态瓦斯补给的主要途径。采空区内残煤一旦被积水淹没,其自然解吸过程将极大削弱直至停止,导致瓦斯抽采井产量迅速下降直至不产气。因此,必须排出采空区内积水,才能实现连续、稳定产气。以往需要在矿井不同位置分别施工单独的排水井和瓦斯抽采井,钻井投资和后期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同时排出采空区积水和抽采采空区瓦斯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排水采气一体化采空区瓦斯抽采井井身结构。
本实用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水采气一体化采空区瓦斯抽采井井身结构,包括井深结构部分和设备部分,其中井深结构部分包括设置在最上层的一开套管,一开套管底部连接二开套管,二开套管设置在含水层的深度位置,二开套管底部连接三开筛管,三开筛管设置在采空区及裂隙带的深度位置,三开筛管的底部设置在井底位置;设备部分包括设置在一开套管、二开套管以及三开筛管内的油管,油管顶部设有出水口,油管下部设有排水泵,油管底部设有吸水口,一开套管顶部为井口,井口位置处设有油管悬挂及密封装置,瓦斯抽采泵与井口连通。
一开套管的直径大于二开套管的直径。二开套管的直径大于三开筛管的直径。
采用三开钻井工艺:一开钻至地表松散层下的稳固基岩层后下入套管固井;二开钻遇采空区上方裂隙后立即止钻,判断标准是钻井循环介质(钻井液或压缩空气)漏失止钻,然后下入井内窥视仪查明裂隙带上方含水层的数量、深度,随后从二开孔底向上依次填入0.5m长木塞、黄沙封堵,黄沙填入的深度直至最下面一层含水层下方1m处,形成人工井底,然后从人工井底直至地表下入二开套管固井,达到封固全部含水层的目的;三开钻透二开底部黄沙、木塞后继续向采空区钻井,依次钻穿裂隙带、冒落带、采空区空间,直至煤层底板以下15m完钻。随后从二开套管底部内2m处直至孔底下入筛管完井。筛管起到保护孔壁、防止坍塌的作用,筛管的孔眼作为井筒与裂隙带、采空区连通的通道,同时作为积水、瓦斯流通通道。
在抽采井完井后,根据采空区内积水量和所需排水量的不同,在孔内下入抽油泵、电潜泵或螺杆泵抽排采空区积水,积水经泵抽排后沿油管排至地表,达到排水目的。采空区和裂隙带内瓦斯,则经由筛管孔眼、油管外壁与套管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由地表的负压抽采设备抽取,达到采气目的。通过以上步骤,实现气水分采、一井两用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避免了单独施工抽水井和瓦斯抽采井,用一种井型达到了两种井型的效果,节约钻井和运行维护成本;2、可有效地封固采空区裂隙带上方含水层,避免采空区上覆含水岩层涌水流入采空区;3、可解决采空区内冒落碎石堆积带来的塌孔堵塞问题,保持井筒稳固,实现井筒与裂隙带、采空区空间的持续有效连通;4、井筒内下入排水泵排水的同时,在地面利用负压设备抽采采空区内积聚瓦斯,实现气水分离、气水共采。
综合来说,该井身结构设计合理,可同时实现采空区积水抽排井和采空区瓦斯抽采井两类井的功能,以一口井达到两口井的使用效果,有效降低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开套管,2-二开套管,3-三开筛管,4-含水层,5-采空区及裂隙带,6-采空区积水,7-井底,a-,b-油管悬挂及密封装置,c-井口,d-瓦斯抽采泵,e-油管,f-排水泵,g-吸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40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