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丛式井六边形井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9626.8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2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梁兴;舒红林;饶大骞;焦亚军;王维旭;尹开贵;何勇;李兆丰;张帅仟;张磊;王建君;袁晓俊;彭云晖;芮昀;邹辰;梅珏;叶熙;张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0 | 分类号: | E21B4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丛式井 六边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丛式井六边形井网结构。丛式井六边形井网结构该包括:1口第一直井(1),所述第一直井(1)具有第一直井的靶点(101),以及6口第一斜度井(2),所述第一直井(1)具有第一直井的靶点(101),以及每口第一斜度井(2)均具有第一斜度井的靶点(201),所述第一斜度井的靶点(201)以所述第一直井的靶点(101)为中心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的丛式井六边形井网结构,相对于现有的丛式井矩形井网结构,前期钻井施工更容易,后期煤气生产难度更小,投入成本更小。本实用新型的丛式井六边形井网结构优于现有的丛式井矩形井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丛式井六边形井网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的煤层气资源丰富,预测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的储量可达到36.8 ×10
以川南滇东黔西为代表的我国西南地区二叠系上统煤层气资源丰富,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由于西南地区的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合建立井场的平坦地势少,导致煤层气藏矩形井网结构所能覆盖到的煤层气藏储层面积有限,往往不能满足煤层气藏的开发需求。采用水平井或水平分支井虽然能够覆盖较大的煤层气藏储层面积较大,但是水平井或水平分支井的施工难度大,采气难度大,投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难度和采气难度小,在相对较小的井场内可覆盖较大的煤层气藏面积的丛式井六边形井网结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丛式井六边形井网结构,包括:
1口第一直井,所述第一直井具有第一直井的靶点,以及
6口第一斜度井,每口第一斜度井均具有第一斜度井的靶点,所述第一斜度井的靶点以所述第一直井的靶点为中心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每口第一斜度井均为有杆泵采气井。
优选地,所述每口第一斜度井的井斜角小于等于70°,所述每口第一斜度井的造斜率小于等于5°/30m。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井的靶点与所述第一斜度井的靶点的距离为220-300m;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斜度井的靶点的距离为220-300m。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井的第一井口,以及所述每口第一斜度井的第二井口呈矩形分布。
优选地,所述井网结构还包括:
6口第二斜度井,每口第二斜度井均具有第二斜度井的靶点,所述第二斜度井的靶点以所述第一直井的靶点为中心均匀分布,并且所述第二斜度井的靶点与所述第一直井的靶点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斜度井的靶点与所述第一直井的靶点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井网结构还包括:
6口第三斜度井,每口第三斜度井均具有第三斜度井的靶点,所述第三斜度井的靶点以所述第一直井的靶点为中心均匀分布,并且所述第三斜度井的靶点与所述第一直井的靶点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斜度井的靶点与所述第一直井的靶点的距离。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斜度井的靶点与所述第三斜度井的靶点呈六边形分布。
更优选地,所述井网结构还包括:
12口第四斜度井,每口第四斜度井均具有第四斜度井的靶点,每个第四斜度井的靶点与所述第一直井的靶点的距离相同,所述第四斜度井的靶点呈正十二边形分布,并且所述第四斜度井的靶点与所述第一直井的靶点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斜度井的靶点与所述第一直井的靶点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96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大型工件的生产装配线
- 下一篇:一种剪切阀式泥浆脉冲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