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全息技术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8814.9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7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金旭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家电控制系统 家电设备 智能家电 本实用新型 设备操作 控制指令发送 全息技术 全息设备 生成控制 用户呈现 智能家居 指令 响应 便利 配置 通信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家电控制系统,属于智能家居领域。所述智能家电控制系统包括:全息设备,与实际家电设备通信,被配置为生成并向用户呈现与所述实际家电设备相对应的设备操作界面,并响应于用户对所述设备操作界面的操作而生成控制指令,并将该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实际家电设备。通过本实用新型,用户无需靠近和接触智能家电,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即可对智能家电进行控制,便利了智能家电与用户进行有效交互沟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全息技术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的发展也越发迅速,而针对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案也层出不穷。其中,最为常见的智能家电控制方案主要有以下两种:
1)通过按键或遥控器直接给家电下命令(可以是语音命令),家电根据接收到的命令开始工作。
2)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与智能家电联网,然后通过智能手机上的APP给家电下指令,家电收到指令后开始工作。
但是,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智能家电控制方案,需要用户通过手或语音来对智能家电进行控制,而当用户无法充分使用双手时(如用户手部受伤等情况),则会给家电操控带来不便,且当使用语音操控时,若环境充满噪声,则语音操控会面临操作失灵的危机。
因此,需要有新的智能家电控制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全息技术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以提供相对于现有智能家电控制方案更为可靠的操控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全息技术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所述智能家电控制系统包括:全息设备,与实际家电设备通信,被配置为生成并向用户呈现与所述实际家电设备相对应的设备操作界面,并响应于用户对所述设备操作界面的操作而生成控制指令,并将该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实际家电设备。
可选地,所述全息设备还与用于控制所有实际家电设备的中心控制器通信,且被配置为生成并向用户呈现与所述中心控制器相对应的中控操作界面,并响应于用户对所述中控操作界面的操作而生成控制指令,并将该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中心控制器以使所述中心控制器控制对应的实际家电设备。
可选地,所述实际家电设备包括智能固定家电和智能移动设备,且所述智能移动设备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或可穿戴设备。
可选地,所述全息设备为360度全息成像系统。
可选地,所述全息设备包括:操作界面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生成并向用户呈现设备操作界面或中控操作界面,并响应于用户对设备操作界面或中控操作界面的操作而生成虚拟操作指令;处理器,与所述操作界面生成模块通信,被配置为将所述虚拟操作指令映射成针对实际家电设备的实际操作指令;以及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被配置为将所述实际操作指令发送至中心控制器或对应的实际家电设备。
可选地,所述操作界面生成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设备操作界面或所述中控操作界面中呈现家电设备图像。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与所述操作界面生成模块通信,被配置为对所述虚拟操作指令进行信号处理以获得所述实际操作指令;以及图像处理器,与所述操作界面生成模块通信,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对所述家电设备图像的操作而旋转和/或缩放所述家电设备图像。
可选地,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通讯模块或有线通讯模块。
可选地,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为Wifi模块、蓝牙模块、近场通信NFC模块和Zigbee模块中的任意一者或多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8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