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8703.8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3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勇;吴建坤;刘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亚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玄 |
地址: | 453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导管 气囊 插杆 调节杆装置 导管口 挡块 推杆 气管切开插管 本实用新型 调节杆 连接口 斜切式结构 一端设置 出气管 进气管 插管 导管 充气 排气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插管,包括气体导管、气囊和调节杆装置,所述气体导管的一端设置有气囊,所述气体导管的一端头设置有导管口,且导管口设置在气囊的左侧,所述气体导管的另一端头色好孩子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是哪个案子有调节杆装置,所述调节杆装置由推杆、插杆、挡块和调节杆组成,所述推杆设置在插杆的一端侧面上,所述挡块设置在插杆的另一端上,且挡块和插杆设置在连接口中,所述调节杆与插杆的另一端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管口设置成斜切式结构,便于导管的顺利插管,通过进气管和出气管的设置,使得气囊充气和排气能独立完成,便于对气囊的体积进行调节,使得气体导管安装的更加牢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插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 ,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 ,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 ,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气管插管结构简单,性能差,在插管进行中往往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并且普通的气管插管的进气均为一个气管,导致无法根据需要对气囊进行气体的排放和充气,为了解决上述所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插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插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插管,包括气体导管、气囊和调节杆装置,所述气体导管的一端设置有气囊,所述气体导管的一端头设置有导管口,且导管口设置在气囊的左侧,所述气体导管的另一端头色好孩子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是哪个案子有调节杆装置,所述调节杆装置由推杆、插杆、挡块和调节杆组成,所述推杆设置在插杆的一端侧面上,所述挡块设置在插杆的另一端上,且挡块和插杆设置在连接口中,所述调节杆与插杆的另一端头固定连接,且调节杆设置在气体导管中;
所述气体导管的一侧与进气管连接,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上设置有自动充气球囊,且自动充气球囊中设置有自动充气装置,所述气体导管的另一侧与出气管连接,所述出气管的一端通过连接块与出气口固定相连,且出气口的侧面上设置有指示气囊,所述进气管与出气管均与气囊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气体导管、进气管和出气管设置成三叉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气体导管为医用塑胶导管。
优选的,所述气囊设置成球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管口设置成斜切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气体导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装置与气体导管为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气体导管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插管结构简单合理、经济实用,通过将导管口设置成斜切式结构,便于导管的顺利插管,通过进气管和出气管的设置,使得气囊充气和排气能独立完成,便于对气囊的体积进行调节,使得气体导管安装的更加牢固,通过自动充气装置和自动充气气囊的设置,使得充气更加简单,并且通过自动充气气囊缓冲,避免气囊发生破裂的可能,通过指示气囊的设置,便于观察气囊中的气体多少,方便对气囊体积进行调节,通过调节杆装置的设置,在气体导管插管后便于对气体导管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气体导管顺利的进行辅助通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亚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亚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87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