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研究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7453.6 | 申请日: | 201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7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杰;葛梦迪;俞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辰基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究 沥青 混合 剪切 性能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研究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骨料、细骨料、矿粉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由这些不同质量和数量的材料混合形成不同的结构,并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按公称最大粒径的大小可分为特粗式(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1.5mm)、粗粒式(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26.5mm)、中粒式(公称最大粒径16mm或19mm)、细粒式(公称最大粒径9.5mm或13.2mm)、砂粒式(公称最大粒径小于9.5mm)沥青混合料。按制造工艺分为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等,沥青混合料在不同的使用场合中,需要了解它的剪切性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研究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的试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究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的试验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研究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的试验装置,包括底板、压力传感器、实验槽、锥形体、压轴、外护架、推动轴、支架、主箱、电动机和控制面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设有实验槽,所述实验槽上方设有锥形体,所述锥形体上设有压轴,所述压轴滑动连接外护架,所述压轴上设有推动轴,所述外护架固定连接支架,所述支架底端设有主箱,所述主箱内部设有电动机,所述主箱上设有控制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实验槽相同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压轴与推动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上设有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控制面板与电动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研究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的试验装置通过设置在底板上的压力传感器,便于测得沥青混合料所承受的压力,通过设置的实验槽,便于盛放实验沥青混合料,通过设置的锥形体,便于锥形破坏,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试件的受力状况,根据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出最大剪应力面。从有限元分析可知:锥形破坏面即为最大剪应力面,试件最大剪应力单元的剪应力方向与锥形破坏面方向大致相同,通过设置的压轴及推动轴,便于施加压力,通过控制面板进行计算,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巧妙,能有效测量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研究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的试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研究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的试验装置的实验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压力传感器;3、实验槽;4、锥形体;5、压轴;6、外护架;7、推动轴;8、支架;9、主箱;10、电动机;11、控制面板;12、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研究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的试验装置,包括底板1、压力传感器2、实验槽3、锥形体4、压轴5、外护架6、推动轴7、支架8、主箱9、电动机10和控制面板11,所述底板1上设有压力传感器2,所述压力传感器2上设有实验槽3,所述实验槽3上方设有锥形体4,所述锥形体上设有压轴5,所述压轴5滑动连接外护架6,所述压轴5上设有推动轴7,所述外护架6固定连接支架8,所述支架8底端设有主箱9,所述主箱9内部设有电动机10,所述主箱9上设有控制面板11。
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2与实验槽3相同大小。
其中,所述压轴5与推动轴7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主箱9上设有电源12。
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2、控制面板11与电动机10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研究沥青混合料剪切性能的试验装置,工作时,通过设置在底板上的压力传感器,便于测得沥青混合料所承受的压力,通过设置的实验槽,便于盛放实验沥青混合料,通过设置的锥形体,便于锥形破坏,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试件的受力状况,根据第三强度理论,计算出最大剪应力面。从有限元分析可知:锥形破坏面即为最大剪应力面,试件最大剪应力单元的剪应力方向与锥形破坏面方向大致相同,通过设置的压轴及推动轴,便于施加压力,通过控制面板进行计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辰基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辰基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74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母线预紧固装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母线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