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侧入油复合折返式通道导热油烘缸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4066.7 | 申请日: | 201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9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冯益华;张文泉;张记云;李东利;高永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枣庄市洁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F5/02 | 分类号: | D21F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油腔 焊接 挡板 导热油烘缸 折返式通道 导热油 复合 热油 始端 温差 热交换 反向流动 方向转变 交错分布 金属软管 两条通道 出油口 钢表面 入油口 折返式 钢制 连通 转弯 流出 传递 流动 | ||
一种两侧入油复合折返式通道导热油烘缸,整体采用钢制焊接,导热油缸的圆柱面上交错分布复合折返式导油腔,与之连接的入油口与出油口都与导油腔的左右相连接。导油腔内部结构包括32条导油腔通道以及32根金属软管。每两条通道通过焊接挡板连通,在第一条和第二条导油腔末端焊接挡板,在第三和第四导油腔始端焊接挡板,以此为规律直到第32条导油腔;导热油从导油腔右端流入,在即将到达底部时转弯进入第二条通道反向流动,当流动到第二个导油腔末端时再次方向转变90度在第三个导油腔端处流出,部分流入第四条导油腔的始端处。在此结构下,热油经两相邻的导油腔流过后,其热交换更充分,传递出的热量更多,热油钢表面温差更小,温差能够降低在0.5℃以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油烘缸,尤其涉及到一种造纸纸浆烘干用导热油烘缸。
背景技术
专利号CN202323525U讲述了一种钢制焊接导热油烘缸,其为单侧入油直道式,油缸表面温度分布相比较常规的热油缸更能得到好的纸张质量,节约材料减少了热量的散失,热量的利用率能够达到90%。但是,入出口两侧的平均温差依然大于5℃,在对纸浆进行干燥时,仍需要人为的进行热油调节,所得到的纸张干燥程度依然有所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表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两侧平均温差小于0.5℃能量利用率更高的一种造纸用纸浆烘干导热油缸。
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入口侧轴头与出口侧轴头具有一定的储油功能,其特征是:所储存的热油通过轴头壁上事先设计好的孔流经金属软管,金属软管另一端分别连接到对应导油腔两侧入口上,热油进而流入复合折返通道导油腔中,经过充分流动和热交换后再经由另外的金属软管以类似方式流出到出口侧轴头。
进一步说明,所述轴头结构需具有储油与导流功能,内部结构为空心圆柱,能够容纳足够多的热油,轴头壁面按照设计规律排布有入油与出油孔,热油在轴头内部经由油孔与金属软管连接。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金属软管具有热油流动导向作用,直金属软管直接连接当前轴头侧的导油腔,弯折金属软管连接与当前轴头相对的另一侧导油腔,实现了两侧入油与出油的功能,众多的金属软管与导油腔能够使得热油更加充分的在导油腔内流动。
进一步说明,导油腔中的流道通过隔板产生复合折返效果,形成左右对称和往复通路,从入油侧金属软管流出的热油采用非直通的方式流动,进而通过出油侧金属软管流出,能够让导热油热量充分传递到导热油缸表面。
更进一步说明,导油腔左右相间分布入口孔与出口孔,在此中结构下才能够实现热油的两侧流入功能。
有益效果:复合折返式的结构,使得热油流动更加均匀,流过的区域与范围更大,这样能够促进热油的能量充分的传递到热油钢表面上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两侧流入的结构设计,能够让相邻的导油腔中在同时刻两侧都有热油的能量传递,这样产生的对流效果更好,能量传递更加均匀即热油钢表面温差更小。双侧流入与复合折返式导油腔的双重作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导热油烘缸对纸浆的干燥功能,改善了以往热油缸单侧入油单侧出油产生的入口侧与出口侧温差较大的问题,而复合折返式导油腔又使得热油与导油腔壁面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提高了能量使用率进而大大提高了纸浆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设计的导热油缸导油腔圆周剖切示意图;
图2为导热油缸入口侧视图;
图3为导热油缸表面视图;
图4为导热油缸正三轴测图。
附图中,2、4、5、7为导热油在导油腔中的入口;1、3、6、8为热油在导油腔中的出口;9、12为连接一侧热油入口的金属软管;10、11为连接另一侧热油入口的金属软管;13为入口侧储油轴头;14为出口侧储油轴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枣庄市洁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齐鲁工业大学;枣庄市洁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40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圆网笼压浆机的移动喷淋机构
- 下一篇:磁热烘缸热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