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亮度可调的指示灯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3704.3 | 申请日: | 2017-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4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怡景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亮度 可调 指示灯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亮度可调的指示灯电路,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公共场合,指示灯的亮度是不能进行调节的。对光线较好的区域,会造成电资源的浪费。而且,很多地方采用电阻降压的方式进行指示灯亮度调节,耗能大,不够节能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是现有的公共场合的指示灯亮度不能进行调节,造成电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亮度可调的指示灯电路,包括蓄电池、555时基芯片、指示灯,通过555时基芯片构成无稳态多谐振荡器,输出振荡方波,并通过晶体管放大后,驱动指示灯点亮,通过控制振荡方波的占空比,调节指示灯的照明亮度,电路简单,安全可靠,功耗低,成本低廉,便于批量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亮度可调的指示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G1、555时基芯片U1、指示灯L1,所述蓄电池G1的正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晶体管T1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555时基芯片U1的第四及第八引脚、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555时基芯片U1的第七引脚相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滑动变阻器RP1与555时基芯片U1的第二及第六引脚共同连接,所述555时基芯片U1的第七引脚还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555时基芯片U1的第二及第六引脚共同连接,并通过电容C1与蓄电池G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555时基芯片U1的第一引脚与蓄电池G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555时基芯片U1的第五引脚通过电容C2与蓄电池G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555时基芯片U1的第三引脚通过电阻R3与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晶体管T1的基极相连接,所述晶体管T1的集电极通过指示灯L1与蓄电池G1的负极相连接。
前述的一种亮度可调的指示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G1的正极串联为开关S1,且蓄电池G1的正、负极之间并联有滤波电容C3。
前述的一种亮度可调的指示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G1的电压为12V。
前述的一种亮度可调的指示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T1为PNP型晶体管。
前述的一种亮度可调的指示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T1的集电极还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晶体管T1的发射极相连接。
前述的一种亮度可调的指示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G1为锂蓄电池。
前述的一种亮度可调的指示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1为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亮度可调的指示灯电路,包括蓄电池、555时基芯片、指示灯,通过555时基芯片构成无稳态多谐振荡器,输出振荡方波,并通过晶体管放大后,驱动指示灯点亮,通过控制振荡方波的占空比,调节指示灯的照明亮度,电路简单,安全可靠,功耗低,成本低廉,便于批量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亮度可调的指示灯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亮度可调的指示灯电路,包括蓄电池G1、555时基芯片U1、指示灯L1,所述蓄电池G1的正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正极、晶体管T1的发射极相连接,二极管D1为发光二极管,能够指示蓄电池G1正常供电的同时,提供压降,便于555时基芯片U1的正常供电工作,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555时基芯片U1的第四及第八引脚、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555时基芯片U1的第七引脚相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通过滑动变阻器RP1与555时基芯片U1的第二及第六引脚共同连接,所述555时基芯片U1的第七引脚还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555时基芯片U1的第二及第六引脚共同连接,并通过电容C1与蓄电池G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555时基芯片U1的第一引脚与蓄电池G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555时基芯片U1的第五引脚通过电容C2与蓄电池G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555时基芯片U1的第三引脚通过电阻R3与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晶体管T1的基极相连接,所述晶体管T1的集电极通过指示灯L1与蓄电池G1的负极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怡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怡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37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恒流驱动电源
- 下一篇:养殖照明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