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智能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2895.1 | 申请日: | 2017-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4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华;李敏林;欧秀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莉华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0 | 代理人: | 欧阳学仕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智能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生活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桶,特别涉及多功能智能垃圾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各办公大楼或者小区住宅楼的电梯口均会设置有垃圾存放区,垃圾存放区通常会放置有垃圾桶。现有的放置于电梯口位置的垃圾桶结构简单,办公场所频繁使用,垃圾没有进行有效分类,垃圾随意丢放,严重影响小区或者办公室大楼的周围环境。
另外,现大部分办公大楼或者小区住宅楼的电梯口均设置有雨伞架,便于整齐放置雨伞,同时避免雨天时雨水沾湿地面。现有的垃圾桶及雨伞架均分开放置,而导致占用更多的空间,影响电梯口的正常通道,同时,现有的雨伞架均会配置钥匙锁住雨伞,用户凭钥匙取出雨伞,而钥匙小巧,用户容易丢失,从而影响后续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多功能智能垃圾桶,其增设有放置雨伞的功能,同时垃圾桶可分类放置液体垃圾和固体垃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多功能智能垃圾桶,包括金属架体,金属架体内设置有主控电箱,金属架体的右端设置有垃圾分类架,金属架体的左端设置有雨伞架,垃圾分类架与雨伞架之间设置有隔板,垃圾分类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液体垃圾的液体垃圾桶和用于放置固体垃圾的固体垃圾桶,液体垃圾桶与固体垃圾桶并排设置,液体垃圾桶及固体垃圾桶的上端均设有可向内打开并自动闭合的感应桶盖,并在液体垃圾桶及固体垃圾桶的底端设有红外感应探头,红外感应探头与主控电箱进行电性连接,当用脚挡住红外感应探头时,对应的感应桶盖即可自动感应打开,液体垃圾桶与固体垃圾桶的下方设置有吹风层,吹风层内设置有吹风机,吹风机与主控电箱进行电性连接,吹风层的前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吹风机启动的吹风开关和接近地面的吹风口,当吹风机工作时通过吹风口进行吹风;雨伞架由积水底盆、四根立柱和四根横梁构成,四根立柱分别纵向焊接于积水底盆的四个边角位置,四根横梁分别连接于相邻两根立柱之间,并在相对的两根横梁上架设有三组结构相同的连杆,每组连杆上均设置有若干个伞位,每个伞位均设置有用于锁紧伞柄的指纹感应卡锁,积水底盆的右端设置有与液体垃圾桶内部导通的排水管,排水管穿过隔板,并在排水管上设置有单向排水阀,使积水底盆的水单向流动至液体垃圾桶内。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积水底盆的表面设有与伞位位置相对应的漏水孔。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液体垃圾桶的上端设有容量感应探头,容量感应探头与主控电箱进行电性连接,当液体垃圾桶内的水位到达容量感应探头时,容量感应探头发出信号至主控电箱,主控电箱控制液体垃圾桶的感应桶盖不能打开。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固体垃圾桶的顶部设有向下照射的杀菌灯,杀菌灯与主控电箱进行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垃圾分类架上设置有液体垃圾桶和固体垃圾桶,将液体垃圾及固体垃圾进行分类放置,以便更好地回收垃圾,另外,还增设有雨伞架,使垃圾桶具备放置雨伞的功能,雨伞架通过指纹感应卡锁来锁紧雨伞,避免因丢失钥匙而影响正常使用,可将雨伞架产生的积水单向流动至液体垃圾桶内进行储蓄,避免雨伞架产生的积水外漏而影响周围环境,同时,还增设有吹风层,可启动吹风机将垃圾桶及雨伞架周围的积水吹干,以保持长期干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金属架体,2为主控电箱,3为隔板,4为液体垃圾桶,5为固体垃圾桶,6为感应桶盖,7为红外感应探头,8为容量感应探头,9为杀菌灯,10为吹风层,11为吹风口,12为吹风开关,13为积水底盆,14为立柱,15为横梁,16为指纹感应卡锁,17为漏水孔,18为排水管,19为单向排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参照图1,其具体实施的多功能智能垃圾桶包括金属架体1,金属架体1内设置有主控电箱2,使用时通过主控电箱2连接至插头上进行供电,金属架体1的右端设置有垃圾分类架,金属架体1的左端设置有雨伞架,垃圾分类架与雨伞架之间设置有隔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莉华,未经李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28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电路及烹饪器具
- 下一篇:一种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