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梁体加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32000.4 | 申请日: | 2017-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5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郑华奇;杨江利;安康;卢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先达特种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419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梁体 加固结构 建筑梁 本实用新型 压条 桥梁构件 桥梁维护 损伤修复 柱体连接 行车安全 铺装层 碳纤维 腰压 柱体 裂缝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梁体加固结构,包括柱体,所述柱体连接梁体,所述梁体上设置数道U形箍,所述梁体的上部设置板材,所述梁体与板材的连接处设置压条,所述梁体的中部设置纵向腰压带,所述梁体的下部设置梁体碳纤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梁体加固结构,对梁体进行加固,减少桥梁维护和损伤修复次数,减少铺装层裂缝、桥梁构件开裂等,保证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进一步说,尤其涉及建筑梁体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输量大量增长,快速、重载车辆对公路提供安全行驶的要去也越来越高。桥梁是确保公路畅通的咽喉,其承重能力和通行能力是贯通全线的关键,因此,需要加强对现有桥梁进行调查研究、试验检测及荷载试验,分析损坏原因,采取相应的加固及改建措施,确保道路交通正常运行。
提高桥梁承载力的加固:现在的桥梁是在不同的时期,按不同的技术标准修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公路上行驶车辆的载重量和速度都大大提高,按旧的技术标准建造的桥梁很可能承载能力偏低,需要进行提高桥梁承载力的加固。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了一种建筑梁体加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建筑梁体加固结构,其中,具体技术方案为:
包括柱体,所述柱体连接梁体,所述梁体上设置数道U形箍,所述梁体的上部设置板材,所述梁体与板材的连接处设置压条,所述梁体的中部设置纵向腰压带,所述梁体的下部设置梁体碳纤维。
上述的建筑梁体加固结构,其中:每个U形箍的间距为200mm。
上述的建筑梁体加固结构,其中:所述梁体与板材的连接处设置的压条为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对梁体进行加固,减少桥梁维护和损伤修复次数,减少铺装层裂缝、桥梁构件开裂等,保证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筑梁体加固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建筑梁体加固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
1柱体 2梁体 3板材 4纵向腰压带 5压条 6梁体碳纤维 7U形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梁体加固结构,包括柱体1,所述柱体1连接梁体2,所述梁体2上设置数道U形箍7,所述梁体2的上部设置板材3,所述梁体2与板材3的连接处设置压条5,所述梁体2的中部设置纵向腰压带4,所述梁体2的下部设置梁体碳纤维6,每个U形箍7的间距为200mm,所述梁体2与板材3的连接处设置的压条5为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梁体加固结构,对梁体进行加固,减少桥梁维护和损伤修复次数,减少铺装层裂缝、桥梁构件开裂等,保证行车安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先达特种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先达特种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2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