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推轴瓦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31266.7 | 申请日: | 2017-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0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 发明(设计)人: | 郜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精特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9/50 | 分类号: | F16C19/50;F16C33/6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止推轴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推轴瓦。
背景技术
止推轴瓦是柴油机、汽油机等内燃机以及一些传动机械中常用的主要配件,也是主要的易损零件,既承担着保护轴与座孔之间的摩擦,同时有承担着传递轴的运动载荷,随着现代汽车、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的发展,内燃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重型汽车的使用和发展,对轴瓦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中国专利CN201520208281.X于2015年08月05日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轴瓦:包括轴瓦主体,轴瓦主体的内侧壁上成型有弧形型的凹台,凹台的底面上成型有若干道圆弧形的弧形沟槽,轴瓦主体凹台内设有圆弧形的内衬体,内衬体上外侧壁成型有若干个贯穿内衬体的球面型的凹窝,凹窝内嵌有滚珠,在轴瓦主体上增设内衬体,内衬体和轴瓦主体之间成型密封的腔槽可以存储油脂或者润滑油,从而可以减少为轴瓦加油的次数。但是常规的轴瓦在工作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通过注油孔加入的润滑油直接全部进入到凹台与内衬体之间,润滑油过盛,容易四处流溢,易造成润滑油浪费,润滑油利用率低;2).运行时轴瓦主体与转轴之间常出现碎屑以及杂质,无法排出,易造成转轴与轴瓦主体的损伤;3).两个轴瓦主体配合对接安装时,两个轴瓦主体间易发生窜动、偏移,易造成轴瓦主体的损伤;4).通过注油孔注入的润滑油流入到若干道相平行的圆弧形的弧形沟槽,常出现流油不均匀现象,并非每道都能充分浸润,浸润效率低。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流油沟浸润度、提高润滑效果、以及减少润滑油的浪费的止推轴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流油沟浸润度、提高润滑效果、以及减少润滑油的浪费的止推轴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止推轴瓦,包括呈一体结构的轴瓦本体和止推边,所述的轴瓦本体为半圆柱状;
所述轴瓦本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内凹的弧形凹台,所述轴瓦本体的中心部位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靠近凹台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通孔密封连接的出油板,所述通孔远离凹台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通孔密封连接的进油板,所述出油板、进油板、通孔围设成为一储油腔,所述出油板上沿其中轴线周向均布至少六个出油孔,所述出油孔内设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缓冲部的下表面为斜面,所述缓冲部的长边端与出油孔靠近出油板中轴线的一侧内壁固接,所述缓冲部的短边端与出油孔之间形成缓流通道,所述进油板靠近出油板的一侧为弧形,所述进油板的中部贯穿设有进油孔,所述储油腔为碗状结构;
所述凹台的底面上成型设有多条流油沟,所述流油沟以出油板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布,所述凹台内设有形状与之相匹配的内衬体,所述内衬体安装在凹台内的侧壁上,所述内衬体靠近凹台的侧壁上成型设有多个贯穿内衬体的球面型的凹窝,所述凹窝内嵌有滚珠,所述滚珠露出内衬体远离凹台的侧壁,所述滚珠安置在凹台的流油沟内,所述内衬体的凹窝位于流油沟的上方,所述内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成型设有一条与轴瓦本体轴向相平行的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轴瓦本体一侧的端面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凸起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内设有弹簧通道,所述弹簧通道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弹簧通道外的一端连接有定位塞,所述轴瓦本体的另一侧的端面上与定位块轴对称的位置设有与定位块配合的凹陷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底部设有与定位塞配合的环槽。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体的厚度小于凹台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部的短边端设有圆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部的下表面与出油板的下表面之间的夹角在15到25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储油腔由出油板、进油板、通孔围设而成,为碗状结构,便于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
2.本实用新型中,流油沟以出油板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布,自出油板上的出油孔流出的润滑油可直接扩散到每条流油沟内,使得每条流油沟得到充分的浸润。
3.本实用新型中,当止推轴瓦工作时,储油腔内的润滑油一部分经缓冲部缓冲后缓慢的通过缓流通道流出,可减少润滑油流出的量,既能保证润滑效果,又能防止润滑油的浪费。
4.本实用新型中,滚珠与转轴相接触,摩擦方式为滚动摩擦,从而能减少轴瓦本体的磨损,防止轴瓦本体内壁及转轴外壁拉毛、拉伤,从而保护转轴及轴瓦本体,提高转轴及轴瓦本体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精特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精特汽车零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1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旋式、子母滚动体布局方式的滚动轴承
- 下一篇:中心轴承组件和驱动轴组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