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道窑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0782.8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3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松井良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NGK(苏州)热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00 | 分类号: | F27B9/00;F27B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4 | 代理人: | 龚敏,王刚 |
地址: | 2151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道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道窑。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利用陶瓷等的辊将制品连续地输送到隧道状的烧制炉内进行烧制的辊道窑。在这种辊道窑中,当因辊破损等而发生了辊的旋转不良时,需要采取用于检测该不良的措施。
另外,在以往的辊道窑中,为了不使外部空气流入到辊道窑的炉体部的内部,有时在辊的从动端设置从动端盖部,在该从动端盖部的内部设置辊旋转不良检测装置。在这种在从动端盖部的内部设置有辊旋转不良检测装置的辊道窑中,由于从动端盖部的内部变成高温,所以需要使用具有耐高温性的传感器等,不能使用温度低且通用性高的传感器,例如光纤传感器等。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温度低的传感器来作为辊旋转不良检测用装置的辊道窑。
为了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的辊道窑的特征在于,包括:
隧道状的炉体部(40),利用保温材料(41)包围上述隧道状的炉体部(40)的外壁;
从动端盖部(11),上述从动端盖部(11)形成为将辊(42)的从动端(42a)包围而从外部密闭该从动端(42a),上述辊(42)的从动端(42a)贯穿上述保温材料(41)而配置在上述炉体部(40)的外侧;
光射出部(12),上述光射出部(12)配置在上述从动端盖部(11)的内部,沿与上述辊的旋转轴垂直的水平方向(D)射出光;
遮光片(1),上述遮光片(1)配置在上述从动端盖部(11)的内部,并安装在上述辊(42)的从动端(42a)而与该辊(42)一齐旋转,从而形成对自上述光射出部(12)射出的光进行遮挡的状态和不进行遮挡的状态;
光受光部(13),上述光受光部(13)配置在上述从动端盖部(11)的内部,对安装在上述辊(42)的从动端(42a)的上述遮光片(1)进行夹持而以与上述光射出部(12)相对置的方式配置,接收自上述光射出部(12)射出的光;以及
冷却风供给部件(7),上述冷却风供给部件(7)将冷却风供给到上述从动端盖部(11)。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受光部(13)是光纤传感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技术方案在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炉体部(40)和上述从动端盖部(11)的外部,配置有放大上述光纤传感器的信号的传感放大器(8)。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片(1)包括:
固定部(2),上述固定部(2)用于固定在上述辊(42)的从动端;以及
遮光部(3),上述遮光部(3)用于在上述固定部(2)固定在上述辊(42)的从动端的状态下,遮断自与上述辊(42)的旋转轴(A)垂直的水平方向(D)照射的光,
上述遮光部(3)包含自上述固定部(2)沿上述辊的旋转轴(A)的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并且,
在将上述固定部(2)固定于上述旋转轴(A)的状态下使遮光片(1)旋转,从与上述旋转轴(A)垂直的水平方向(D)目视上述遮光部(3)时,上述遮光部(3)为第1状态和第2状态交替出现的形状,上述第1状态如下所述:比上述旋转轴(A)靠上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被上述遮光部(3)遮挡,并且比上述旋转轴(A)靠下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未被上述遮光部(3)遮挡,上述第2状态如下所述:比上述旋转轴(A)靠下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被上述遮光部(3)遮挡,并且比上述旋转轴(A)靠上方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未被上述遮光部(3)遮挡。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技术方案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片的上述固定部(2)包括:
弯曲部(21),上述弯曲部(21)以使板状构件沿上述辊(42)的从动端的外周的方式弯曲;
C字状的挡圈(22),所述C字状的上述挡圈(22)被配置成在该弯曲部(21)按照将上述辊(42)的从动端的外周包围的方式配置的状态下包围该弯曲部(21)的外周,所述C字状的上述挡圈(22)用于从外侧夹紧该弯曲部(21)而固定在上述辊(42)的从动端。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技术方案在第五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GK(苏州)热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NGK(苏州)热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07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在线式旋流预燃室的水泥窑分解炉
- 下一篇:氢气隧道炉及陶瓷电路元件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