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胶水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0386.5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7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江宗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瑞联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B01F15/02;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胶水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水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胶水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胶水是连接两种材料的中间体,多以水剂出现,属精细化工类,种类繁多,主要以粘料、物理形态、硬化方法和被粘物材质来进行分类。常见的有瞬间胶(常见的1203瞬干胶氰基丙烯酸乙酯强力瞬间接着剂是一种)、环氧树脂粘结类、厌氧胶水、UV胶水(紫外线光固化类)、热熔胶、压敏胶、乳胶类等,胶水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须涂在二个物体之间才能发挥粘接作用,胶水中的化学成分,在水性环境里,物体的粘接,就是靠胶水中的高分子体间的拉力来实现的,在胶水中,水就是中高分子体的载体,水载着高分子体慢慢地浸入到物体的组织内,当胶水中的水分消失后,胶水中的高分子体就依靠相互间的拉力,将两个物体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在胶水的使用中,涂胶量过多就会使胶水中的高分子体相互拥挤在一起;高分子体间产生不了很好的拉力,高分子体相互拥挤,从而形成不了相互间最强的吸引力,同时,高分子体间的水分也不容易挥发掉,这就是为什么在粘接过程中“胶膜越厚,胶水的粘接效力就越差”的原因。
胶水在生产时需要用到胶水搅拌装置,传统胶水搅拌装置在搅拌时常常不能做到均匀的搅拌,同时搅拌时由于震动过大也会使搅拌的效率下降,导致胶水的粘合效果不是很好,这样既浪费了使用者的时间,又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胶水生产装置,具备生产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胶水生产装置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胶水生产装置,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顶部的右侧开设有进胶口,所述搅拌箱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抽胶泵,所述抽胶泵的右侧连通有第一胶管,所述第一胶管远离抽胶泵的一端与反应釜的左侧连通,所述第一胶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抽胶泵的左侧连通有第二胶管,所述第二胶管远离抽胶泵的一端与搅拌箱左侧的顶部连通,所述搅拌箱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搅拌箱的底部并与搅拌箱内腔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壳,所述减震壳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贯穿至减震壳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搅拌箱的底部连通有出胶口,所述出胶口远离搅拌箱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阀门。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箱的连接处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呈两两平行设置,所述搅拌叶上下均匀分布在搅拌杆的表面且搅拌叶的数量均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出胶口连通于搅拌箱底部的左侧且位于减震壳与电机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箱、反应釜、进胶口、抽胶泵、第一胶管、第一阀门、第二胶管、电机、搅拌杆、搅拌叶、减震壳、减震弹簧、减震板、支杆、支撑板、出胶口和第二阀门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胶水生产装置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该高效胶水生产装置,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进胶口的使用,方便了胶水原料的进料,通过反应釜的使用,使胶水在搅拌前能够充分反应,通过抽胶泵的使用,使胶水原料在反应后能够进入搅拌箱,通过电机的使用,达到了带动搅拌杆转动的效果,通过减震弹簧的使用,达到了减震的作用,通过防滑垫和防滑纹的配合使用,增大了支撑板与地面的摩擦力,通过第一阀门的使用,能够控制第一胶管的进料速度,通过第二阀门的使用,能够控制出胶口的出料速度,通过轴承的设置,方便了电机的输出端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搅拌箱、2反应釜、3进胶口、4抽胶泵、5第一胶管、6第一阀门、7第二胶管、8电机、9搅拌杆、10搅拌叶、11减震壳、12减震弹簧、13减震板、14支杆、15支撑板、16出胶口、17第二阀门、18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瑞联胶粘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区瑞联胶粘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03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防辐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防水无纺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