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作用自灌式浮箍浮鞋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30273.5 | 申请日: | 2017-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2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蒋本强;杨增民;李欢;谢杰;王福昌;李祖强;韩振强;吴玉胜;张京华;古青;宋剑鸣;马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34/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8 | 代理人: | 王晓红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用 灌式浮箍浮鞋 | ||
1.一种双作用自灌式浮箍浮鞋,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设置在本体内部的阀体,本体(1)上端加工有用于与套管串连接的内螺纹,下端加工有用于与套管串连接的外螺纹,其特征在于,阀体包括上阀和下阀,上阀座(2)与本体(1)采用螺纹连接,并通过密封机构(4)与本体(1)密封,上阀座(2)中心设置有用于泥浆循环的上阀循环孔(12),上阀座(2)下部设置有使上柱塞阀(5)能轻易进入上阀循环孔(12)内的导引锥面(13),上阀循环孔(12)内径上设计有上阀燕尾密封机构(3),上阀燕尾密封机构(3)在上阀循环孔(12)上形成一定的凸起,与上柱塞阀(5)形成第一道密封机构;下阀座(7)与本体(1)采用螺纹连接,通过密封机构(11)与本体(1)密封,下阀座(7)为倒“凹”形,在中心位置设置有使连接上柱塞阀(5)和下柱塞阀(10)的连接杆上下移动的通孔,在下阀座(7)上位于通孔外侧周围设置有多道下阀循环孔(8),下阀循环孔(8)的位于外侧的内壁与下阀座(7)的倒“凹”形的内径在同一轴线上,下阀座(7)内径上设计有下阀燕尾密封机构(9),下柱塞阀(10)与下阀座(7)形成第二道密封机构;上柱塞阀(5)外表面光滑,顶部为利于导引进入循环孔(12)的球面,下柱塞阀(10)通过连接杆与上柱塞阀(5)螺纹进行连接,并使用销钉紧固,弹簧(6)套在下柱塞阀(10)连接杆的外径上,弹簧(6)上端面与上柱塞阀(5)配合,下端面坐落在下阀座(7)上,上阀座(2)内孔径设计有防止上柱塞阀(5)穿过上阀循环孔(12)的限位台阶,在下阀座(7)中心位置的通孔设计有剪销(14),用于固定下柱塞阀(5)位置,使上、下柱塞阀与上、下阀体之间形成一定的实现自灌功能的流通孔隙,在下柱塞阀(5)的连接杆上设置有卡位滚珠(15),当剪销(14)固定下柱塞阀(5)位置时,卡位滚珠(15)正好顶在下阀座(7)中心位置的通孔内径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作用自灌式浮箍浮鞋,其特征在于,正常情况下上阀座(2)的限位台阶不与上柱塞阀(5)接触,由下柱塞阀(10)与下阀座(7)形成的台阶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作用自灌式浮箍浮鞋,其特征在于,上阀的密封元件通过上阀燕尾槽整体硫化在上阀座(2)上,下阀的密封元件通过下阀燕尾槽整体硫化在下阀座(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作用自灌式浮箍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座(2)和上柱塞阀(5)采用可钻性的材料加工制造,有利于内部阀芯的钻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作用自灌式浮箍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座(7)内径底角、下柱塞阀(10)的顶部和底部边缘均设计有弧形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02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注脂功能的井口顶丝
- 下一篇:一种双作用高效密封浮箍浮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