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填区石笼泄水口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0264.6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6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唐桂祥;袁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1/00 | 分类号: | E02B1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5 | 代理人: | 温洁,张辉 |
地址: | 361015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填区 石笼 泄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运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填区石笼泄水口。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聚集人口的吸引力原来越强,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对于一些沿海城市,现有土地面积上的人口密度已经过度饱和,迫切需要增加土地面积来满足城市自身发展以及日益增加的人口的居住工作需求。许多沿海城市采用吹填造地的方法,来增加城市的用地面积,一是可用将沿海滩涂湖泊中的淤泥清除,通过泵送,用作填料,起到疏浚环保的效果;二是吹填造地速递快,工艺成熟,造价较低。
吹填是指将疏浚泥土运送到陆地或水下边滩进行填筑的一门应用科学技术,狭义上则是指将江河湖海中的泥土,借助挖泥船挖出并送往岸线进行填筑堤堰、平台等的一 种施工方法。就吹填工程来说,吹填流失量一直是困扰此类工程成本和利润的关键因素,对于已挖掘吹填上陆的疏浚物,确保其有效沉淀和不流失,是成本控制的关键一环,而泄水口设计的成败又是吹填流失量控制的关键点,其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吹填工程的盈亏情况。同时,河道或海洋疏浚物经搅动吹填上岸后,余水需进行一定的沉淀处理后方可排入外部环境,有效控制流失量,即有效控制了吹填余水的浓度,减小吹填工程对海洋环境的破坏。
一种吹填区汇水口为埋管式泄水口,对于埋管式泄水口而言,虽然其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但存在以下不足:1、适应性差,不能人为控制水位;2、易对泄水口周边围埝造成冲刷,围埝易坍塌;3、吹填土流失量较为严重,入海污水浓度较大,对环境造成影响;4、日常维护量大。
现有常规的吹填区尾水的排放却存在一些问题,如泄水口溢流高程无法控制,许多工程尾水直接漫过围堰排入外海;泄水口无过滤效果,初步沉淀后的吹填泥流动性高,容易通过泄水口的缝隙流出排入外海,对海洋及周边水系带来了污染的隐患。另外常规泄水口结构稳定性及透水性差,对于滩涂地形不均匀的沉陷无自我调整能力,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填区石笼泄水口,使吹填区泥沙中的水能够及时排出,同时起到过滤尾水中的细颗粒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吹填区石笼泄水口,包括泄水口基座和石笼。所述泄水口基座结合围堰设置在泄水口位置,所述石笼在所述泄水口基座上方堆叠成石笼墙。石笼墙侧边两侧分别与围堰连接,所述石笼内部填满块石。所述石笼墙中部在截断水流方向上设置反滤层,所述石笼墙顶部设置溢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石笼在所述泄水口基座上方按台阶放坡并交错堆叠成石笼墙。
进一步地,所述石笼是由镀锌钢丝网绑扎而成且上部不封口的长方体。所述石笼的长度为0.8~1.2m,宽度为0.8~1.2m,高度为0.4~0.6m,网孔尺寸为10cm×12cm。所述块石的直径为15cm~20cm。
进一步地,所述的泄水口基座上方铺设有护底砂袋,所述护底砂袋上方铺设一层无纺土工布,所述石笼在所述无纺土工布上方交错堆叠成石笼墙。
其中,所述的反滤层由无纺土工布折叠包裹碎石组成,厚度为0.4~0.6m。
进一步地,所述的泄水口基座在进水口一侧设置有进水斜坡,所述进水斜坡上方铺设一层无纺土工布,所述无纺土工布上方铺设护坡砂袋。所述泄水口基座在出水口一侧设有出水斜坡,所述出水斜坡上铺设护坡砂袋。
其中,所述的进水斜坡坡度为1:1.5,所述的出水斜坡的坡度为1:6。所述护坡砂袋的高度为0.2~0.3m。
进一步地,所述石笼墙侧边两侧与围堰的连接处填筑砂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泄水口采用石笼作为基础组件,既可以灵活地调整吹填区尾水的溢流高层和溢流宽度,又可以保证泄水口的结构稳定,透水性好。在吹填水量较小时,由于石笼的强透水性,尾水可以直接透过石笼排出。在吹填水量较大时,又可以灵活控制溢流口宽度,使尾水及时排出。
(2)、在石笼中部设置土工布包裹碎石反滤层,可以使泄水口不断排水的同时可以过滤尾水中的细颗粒物,放至尾水对环境的污染。另外石笼自身具有优良的结构稳定性能,透水性好,柔性结构。对于不均匀的沉陷有很强的自我调整能力,较常规叠梁涵闸泄水口有明显的优势,避免了泄水口垮塌的风险。
(3)、石笼按台阶放坡并交错堆叠成石笼墙,可对流速较大的尾水进行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面图。
图3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横断面图。
图4为石笼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石笼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302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