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温湿度感测的茶叶揉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9771.8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3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黄燕珍;林裕其;谢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白马山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宋智刚;黄秀婷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揉捻机 温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湿度感测 揉捻盘 揉捻 支脚 茶叶揉捻 减震装置 湿度环境 固定环 固定架 减速机 连接臂 揉捻桶 增湿器 压盖 转臂 电机 茶叶 空调 检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温湿度感测的茶叶揉捻机,包括三个支脚、减速机、电机、三个第一转臂、固定环、三个连接臂、揉捻盘、揉捻桶和压盖。每个支脚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所述揉捻盘的边沿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用于检测茶叶揉捻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揉捻机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从而根据显示出的温度和湿度,工人可以采用房间内的空调调节温度,增湿器调节湿度,从而达到良好的揉捻温度和湿度环境,从而保证茶叶的揉捻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具体为一种具有温湿度感测的茶叶揉捻机。
背景技术
揉捻是茶叶初制加工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揉捻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成品,而揉捻机是现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机械设备,好的茶叶加工过程中具有温度湿度把控原则,而现有的茶叶揉捻机不能检测到茶叶揉捻过程中的温湿度,不能很好的控制茶叶质量。同时现有的揉捻机不能减震,没有把手也不好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温湿度感测的茶叶揉捻机,解决了现有的茶叶揉捻过程不能检测温湿度、不能减少揉捻机震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温湿度感测的茶叶揉捻机,包括三个支脚、减速机、电机、三个第一转臂、固定环、三个连接臂、揉捻盘、揉捻桶和压盖。所述揉捻盘与三个支脚上端固定连接。每个支脚的上端与一第一转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臂的另一端与连接臂连接,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固定环连接,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于所述揉捻桶的外部,所述固定环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立柱,所述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横跨揉捻桶的横梁,所述横梁装设有手轮和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横梁的中部,所述手轮的前端设置有和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所述压盖顶部设置有丝杆和一对贯穿横梁的导柱,所述丝杆贯穿横梁、第一锥形齿轮内部,且所述丝杆与第一锥形齿轮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减速机固定连接于其中一支脚且减速机与该支脚上的第一转臂传动连接,所述电机通过皮带与减速机传动连接,每个支脚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所述揉捻盘中央设置有出料门,所述揉捻盘的边沿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用于检测茶叶揉捻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连接有用于显示温度和湿度的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凹槽座、复位弹簧、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连接有两个支杆,所述支杆可上下活动地装设于所述凹槽座内,所述凹槽座的上端设有防止所述支杆脱离的限位卡块,所述复位弹簧连接于所述凹槽座内侧底部与移动块下表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减速机与电机之间设置有外罩,所述外罩为网状。
优选的,所述支脚上部外侧设置有把手。
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揉捻机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从而根据显示出的温度和湿度,工人可以采用房间内的空调调节温度,增湿器调节湿度,从而达到良好的揉捻温度和湿度环境,从而保证茶叶的揉捻品质。其二,本实用新型在茶叶揉捻机的每个支脚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从而可起到减震作用,保护揉捻机的部件。其三,本实用新型在减速机与电机之间设置有外罩,从而保护减速机和电机之间的传动部件避免受外界物品干扰。其四,本实用新型在支脚上部外侧设置有把手,从而可以方便拖动茶叶揉捻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揉捻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茶叶揉捻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揉捻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白马山茶叶有限公司,未经宁德市白马山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97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