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钣金件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9451.2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3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文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0 | 分类号: | F16B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李潇潇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钣金件 定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钣金件定位结构,用于解决钣金件之间连接定位的技术问题。它包括第一钣金和第二钣金,所述第一钣金上设有“工”字型定位孔;所述第二钣金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对接的定位板。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采用定位孔与定位板插接的方式对第一钣金和第二钣金定位,定位方便、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件定位连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钣金件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两钣金件连接,需增加定位设计。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在一钣金件上开孔,另一第二钣金件上打凸点的方式结构。在保证组装的情况下,开孔与凸点的间隙尽量调小,组装精度通过孔与凸点的间隙值保证,再用螺丝锁和固定两钣金件。这种定位设计存在以下几点缺陷:(1)凸点在工艺上不如平面开孔,若凸点与孔配合不成功,定位处被撑起,反而需要用螺丝孔做定位;(2)对于大面积钣金件上不适合做凸点,只能在相对小的件上做凸点,凸点设计具有局限性;(3)凸点所配合的开孔有折弯,非一次下料面,有公差引入,影响定位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钣金件定位结构,用于解决钣金件之间连接定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钣金件定位结构,包括第一钣金和第二钣金,所述第一钣金上设有“工”字型定位孔;所述第二钣金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对接的定位板。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包括纵槽,以及设置在纵槽两端并与纵槽连通的横槽;所述横槽的内角均采用倒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纵槽的两侧设有定位夹板,定位夹板采用弹力板。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与所述纵槽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夹板的内端面采用圆弧面;所述定位板的下端采用圆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钣金上设有第一紧固孔,所述第二钣金上设有第二紧固孔;所述第二紧固孔与所述的第一紧固孔对应设置。
实用新型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实用新型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采用定位孔与定位板插接的方式对第一钣金和第二钣金定位,定位方便、可靠性高。
(2)定位孔采用“工”字型结构,且内角均采用倒圆角,定位孔整体强度较强,耐磨损,不易折断,使用寿命长。
(3)定位孔的纵槽的槽口面略小于定位板的横截面,且纵槽两侧采用弹力板,可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防止第二钣金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钣金和第二钣金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钣金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钣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定位孔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定位孔与定位板的配合关系仰视示意图;
图中:1.第一钣金;101.定位孔;2.第二钣金;3.纵槽;4.横槽;5.内角;6.弹力板;7.第一紧固孔;8.第一折弯板;9.第二折弯板;10.空折孔;11.定位板;12.第二紧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公知技术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94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