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挡板式捕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8116.0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2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冰恒;杨辉;高文明;吴娟斌;于洋洋;刘会琴;热哈提;杨汝成;王静;魏吉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0 | 分类号: | E21B23/00;E21B3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捕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挡板式捕捉装置。该装置包括:中空的具有磁性的第一圆柱体,具有磁性的挡板、销钉和磁铁块;其中,所述第一圆柱体两端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一圆柱体内壁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挡板的一端通过所述销钉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挡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磁铁块的吸附作用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另一端,所述磁铁块位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外壁上。该挡板式捕捉装置中由于整个挡板横在第一圆柱体内壁上,增强了对柱塞向下运动的阻碍作用,提高了捕捉柱塞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挡板式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柱塞气举采油是在油层本身的溶解气或注入的外来能量的作用下,利用柱塞把油层产生的聚集在井筒内的液体举升到地面,使油气井维持自喷生产的一种采油方法。柱塞气举采油可提高油气举升效率,还可消除蜡、水化物及砂等沉积问题,是石油开采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采油方法,由此,对柱塞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显得尤为重要。
当对柱塞气举井中的柱塞进行检修时,必须先将柱塞气举井中的柱塞捕捉到,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钢球式柱塞捕捉装置对柱塞进行捕捉,该装置由螺杆、弹簧压帽、弹簧、钢球压帽、钢球和壳体组成,通过旋转手轮,使螺杆向内推进,进而推动弹簧压帽和弹簧,弹簧再推动钢球压帽和钢球向内滑动,钢球有小部分便凸出于油管内壁,该突出于油管内壁的钢珠部分可将柱塞卡住,从而实现柱塞的捕捉。
但是,现有技术中这种钢珠式捕捉装置容易造成柱塞脱落,捕捉成功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挡板式捕捉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钢珠式捕捉装置时,柱塞容易脱落,捕捉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挡板式捕捉装置,包括:中空的具有磁性的第一圆柱体,具有磁性的挡板、销钉和磁铁块;其中,所述第一圆柱体两端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一圆柱体内壁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挡板的一端通过所述销钉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挡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磁铁块的吸附作用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另一端,所述磁铁块位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外壁上。
可选的,上述第一圆柱体的一端与上缓冲器之间为焊接,第一圆柱体的另一端与采油树之间为焊接。
进一步地,上述捕捉装置还包括:有内螺纹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的两端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二圆柱体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圆柱体内径相匹配。
进一步地,上述捕捉装置还包括:具有外螺纹第三圆柱体;所述第三圆柱体的两端为开口结构,所述第三圆柱体的内径与所述第一圆柱体内径相匹配。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圆柱体内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正对。
可选的,上述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的材料为35CrMo。
可选的,上述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的硬度为HRC19-29。
可选的,上述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的表面进行发黑处理。
可选的,上述第二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的螺纹结构API油管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8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连接器保护盒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排焊的排线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