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装式机油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6080.2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8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银轮热交换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52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装式 机油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装式机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当中,其润滑系统中的机油会不断的积累杂质,而这些杂质的来源通常包括外界杂质、各机器运动副之间磨损下来的金属屑、机油本身氧化的产物等,这些杂质若未有效的得到处理将直接影响发动机及其他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
机油滤清器是过滤机油中杂质的一种重要过滤装置,其能够有效的过滤掉内燃机的润滑系统中的机油杂质,有效的延迟了发动机及其他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其中,最为常见的机油滤清器包括旋装式机油滤清器,其广泛装配于内燃机系统当中。
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结构通常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开口处的螺旋盖板、设于外壳内部的滤芯、设于滤芯内部的安全阀及设于滤芯底部与外壳内壁之间的支撑弹簧,螺旋盖板上设有螺纹孔及若干出油口,旋装式机油滤清器通过该螺纹孔与内燃机的回油管旋合连接,且螺旋盖板与内燃机密封连接,工作时,内燃机内待过滤的油液通过该出油口流入到旋装式机油滤清器内部,经滤芯过滤后,再通过回油管流回到内燃机。
现有技术当中,目前使用的旋装式机油滤清器,其内起过滤作用的元件只有滤芯上的滤纸,导致过滤效果差,且容易导致滤纸堵塞,降低滤纸的使用寿命短,导致油液不流通,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的旋装式机油滤清器。
一种旋装式机油滤清器,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的壳体、安装于所述开口上的端盖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滤芯,所述端盖上设有螺纹孔及若干进油口,所述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还包括一过滤罩,所述端盖靠近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表面上设有一连接柱,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端盖及所述连接柱,所述滤芯的出油口套装于所述连接柱的外壁上,所述过滤罩套装于连接柱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滤芯的上方,所述过滤罩位于所述进油口的下方,用于对通过所述进油口流入到所述壳体内部的油液进行过滤。
上述旋装式机油滤清器,通过设置的所述过滤罩,并使所述过滤罩位于所述进油口下方,且位于所述滤芯的上方,使得经所述进油口流入的待过滤油液,将率先经过所述过滤罩过滤,而后再由所述滤芯过滤,一方面由于经过多层过滤,过滤效果好,另一方面分担了部分流入到所述滤芯上的油液杂质,使得所述滤芯不宜堵塞,提高了所述滤芯的实用寿命,确保油液的流通。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罩包括罩体及过滤棉,所述罩体靠近所述进油口的一侧表面上设有一环形槽,所述过滤棉填充于所述环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包括环形的中间平板部及侧缘部,所述侧缘部由所述中间平板部的边缘斜向下延伸而成,所述中间平板部套装于所述连接柱的外壁上,所述环形槽设于所述侧缘部靠近所述进油口的一侧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缘部的边缘的直径大于所述滤芯的直径,所述环形槽的底部均布若干漏油孔,所述漏油孔贯穿所述罩体。
进一步地,所述滤芯上设有滤纸,所述过滤棉的滤孔直径大于所述滤纸的滤孔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口靠近所述过滤罩的一端安装一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筒体及吸附磁铁,所述筒体的一端安装于对应的所述进油口内,所述筒体沿轴向开设有与对应的所述进油口连通的中心通孔,所述吸附磁铁镶嵌于对应的所述中心通孔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靠近所述过滤罩的一端呈喇叭状,所述中心通孔远离所述过滤罩的孔口倒设有导流圆弧。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口靠近所述过滤罩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筒体远离所述过滤罩的一端的外表面上设有与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的螺纹规格对应,所述筒体通过螺纹旋合的方式安装于对应的所述进油口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还包括一安全阀,所述安全阀安装于所述滤芯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还包括一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内壁上,所述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固设于所述滤芯远离所述出油口的一端的端面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过滤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I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吸附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银轮热交换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南昌银轮热交换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6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铁屑吸附装置
- 下一篇: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