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5169.7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1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周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天能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在将锂电池装到电器内的时候,或者因为锂电池太短或者是太长而正极和负极不能很好地与电器内的电池盒上的引脚相适配。
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电池,包括电芯以及包裹电芯的铝壳,所述铝壳相对正极端设有环状安装槽,所述环状安装槽与铝壳同轴设置,所述环状安装槽内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上端设有导电性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正极之间设有导线,所述导线的长度大于套管的长度,所述套管下端外侧均匀分布有防脱块,所述环状安装槽内壁设有与防脱块对应的防脱凹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锂电池使用过程中,只需要将安装于环状安装槽内的套管向内按压,使得套管上的防脱块脱离防脱凹槽的范围即可实现套管的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能快速的实现锂电池与电池盒的匹配。
所述环状安装槽内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套管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复位弹簧的设置,可使得套管上的防脱块能快速的复位至对应的防脱凹槽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达到的技术优点是:提高了锂电池的使用时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以上附图中:1-电芯、2-铝壳、3-环状安装槽、4-套管、5-密封板、6-导线、7-防脱块、8-防脱凹槽、9-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锂电池,包括电芯1以及包裹电芯1的铝壳2,所述铝壳2相对正极端设有环状安装槽3,所述环状安装槽3与铝壳2同轴设置,所述环状安装槽3内安装有套管4,所述套管4上端设有导电性的密封板5,所述密封板5与正极之间设有导线6,所述导线6的长度大于套管4的长度,所述套管4下端外侧均匀分布有防脱块7,所述环状安装槽3内壁设有与防脱块7对应的防脱凹槽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锂电池使用过程中,只需要将安装于环状安装槽3内的套管4向内按压,使得套管4上的防脱块7脱离防脱凹槽8的范围即可实现套管4的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能快速的实现锂电池与电池盒的匹配。
所述环状安装槽3内侧之间设有复位弹簧9,所述复位弹簧9与套管4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复位弹簧9的设置,可使得套管4上的防脱块7能快速的复位至对应的防脱凹槽8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达到的技术优点是:提高了锂电池的使用时的多样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天能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北天能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5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