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葫芦蜂养殖用新型防蜂衣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4583.6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6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阳绿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A41D27/28;A41D27/12;A42B1/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3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葫芦 养殖 新型 防蜂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葫芦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葫芦蜂养殖用新型防蜂衣。
背景技术
葫芦蜂养殖需要经常和葫芦蜂打交道,我们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自身的安全,目前市场上的防蜂衣透气效果不好,防护设施不够完善,并且工作时视线不够清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葫芦蜂养殖用新型防蜂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防蜂衣透气效果不好,防护设施不够完善,并且工作时视线不够清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葫芦蜂养殖用新型防蜂衣,包括防蜂衣主体、第一拉链、拉链盖、第二拉链、头罩、钢纱面网、夹持固定架和扇叶,所述防蜂衣主体设置有透气纱孔、膝盖防护垫和手肘防护垫,所述膝盖防护垫位于防蜂衣主体的正面,且膝盖防护垫位于防蜂衣主体的内部,所述手肘防护垫位于防蜂衣主体的背面,且手肘防护垫位于防蜂衣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拉链位于防蜂衣主体背面的中间位置,所述拉链盖与第一拉链相连接,所述第二拉链位于防蜂衣主体的衣领部位,所述头罩内部设置有帽子,所述钢纱面网上设置有透明眼罩,所述夹持固定架与帽子相连接,且夹持固定架上设置有电池盒和小型电动机,所述扇叶与小型电动机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蜂衣主体的结构为一体式结构,且防蜂衣主体与头罩的连接方式为拉链连接。
优选的,所述透气纱孔的个数共有四个,且透气纱孔均匀分布在防蜂衣主体的正面和背面。
优选的,所述帽子包括帽檐、头部凹槽和夹持凹槽,帽檐上设置有夹持凹槽,头部凹槽位于帽檐的圆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夹持凹槽的形状结构为半环形结构,且夹持凹槽的宽度大于5cm。
优选的,所述小型电动机与水平线的夹角大于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葫芦蜂养殖用新型防蜂衣,防蜂衣主体的结构为一体式结构,且防蜂衣主体与头罩的连接方式为拉链连接,这样便于防蜂衣的穿戴,同时也方便防蜂衣主体与头罩的连接,透气纱孔的设置可以提高穿戴防蜂衣时的舒适性,提高防蜂衣的透气性,帽子包括帽檐、头部凹槽和夹持凹槽,帽檐上设置有夹持凹槽,头部凹槽位于帽檐的圆心位置,帽子的设置可以撑起头罩,防止头罩紧贴面部,这样会潮湿闷热,引起不适,夹持凹槽的形状结构为半环形结构,夹持凹槽的设置可以当夹持固定架固定住,并且夹持凹槽可以固定在夹持凹槽的任意位置,夹持凹槽的宽度大于5cm,这样是为了能够让扇叶形成的风到达面部不会被帽子遮挡,小型电动机与水平线的夹角大于30°,这样是为了能够让小型电动机形成的气流更加有效的对人体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头罩和帽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帽子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固定架和小型电动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蜂衣主体,2、透气纱孔,3、膝盖防护垫,4、手肘防护垫,5、第一拉链,6、拉链盖,7、第二拉链,8、头罩,9、帽子,901、帽檐,902、头部凹槽,903、夹持凹槽,10、钢纱面网,11、透明眼罩,12、夹持固定架,13、电池盒,14、小型电动机,15、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阳绿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开阳绿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45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理利用铸造区域空间的节能铸造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加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