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养护喷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4178.4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4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岳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联勘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养护 喷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养护喷水装置,包括第一电机、T形缓冲板、换向阀、第二电机、齿轮泵、减震装置、水泵、电磁阀、定时器、雾化喷头、卷轴、加压泵、固定板、控制面板、液压缸、滤油网、液压缸安装部、回油滤油器、单向阀和油箱,移动架底面中部开设有凹槽,减震装置设置在凹槽里面,移动架底部两端安装有行走轮,利用T形缓冲板避免水在水箱移动时撞击水箱,使装置本体不稳,利用减震装置对移动架减震,保持稳定,利用加压泵对抽吸的水加压,利用雾化喷头喷洒出高压雾化水,喷洒充分,节约水资源,本装置操作简单,移动方便,稳定性高,能定时定量的对混凝土进行喷水养护,且养护均匀,节约水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养护喷水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
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但工地上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大多是直接用水管对混凝土进行喷洒,但这种方法会浪费大量水资源,且喷洒不均匀,不能准确的定时定量的喷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养护喷水装置,包括第一电机、T形缓冲板、换向阀、第二电机、齿轮泵、减震装置、水泵、电磁阀、定时器、雾化喷头、卷轴、加压泵、固定板、控制面板、液压缸、液压缸安装部、回油滤油器、单向阀和油箱,移动架底面中部开设有凹槽,减震装置设置在凹槽里面,移动架底部两端安装有行走轮,移动架里面一端固定有水箱,另一端固定有液压缸安装部,水箱和液压缸安装部之间设置有隔离板,水箱里面设置有若干个T形缓冲板,水箱顶面一端固定有水泵,水泵的输入端和导管一端连通,导管的另一端经水箱的出水口伸入水箱里面,水箱上面靠近水泵一侧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旁边设置有卷轴,卷轴和第一电机的转轴固连,移动架里面另一端固定有液压缸安装部,液压缸安装部里面底部安装有油箱,油箱一端上面是安装在液压缸安装部一侧内壁上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下面设置有齿轮泵,齿轮泵和第二电机的转轴固连,齿轮泵的输入端用油管和油箱连通,齿轮泵的输出端用油管和换向阀连通,齿轮泵和换向阀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油箱另一端上面设置有回油滤油器,所述回油滤油器的输出端和油箱连通,换向阀的回油口用油管和回油滤油器的输入端连通,换向阀用油管和液压缸连通,液压缸固定在液压缸安装部顶面中部,液压缸顶面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和液压缸的活塞杆的顶面固连,固定板顶面中部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顶端安装有雾化喷头,连接管一侧是安装在固定板顶面的加压泵,加压泵的输出端和连接管连通,加压泵的输入端和软管一端连通,软管另一端和水泵的输出端连通,软管缠绕在卷轴上,软管里面靠近水泵位置处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上设置有定时器,移动架靠近液压缸安装部的一侧外壁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下面是安装在移动架外壁的弧形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向阀和回油滤油器之间的油管里面设置有滤油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机、换向阀、第二电机、齿轮泵、水泵、电磁阀、定时器、加压泵、回油滤油器和单向阀均电性连接于控制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第一电机和卷轴对软管进行自动收卷,利用电磁阀和定时器对水喷洒定时定量,利用液压缸使喷洒设备上升,便于喷洒高出混凝土,利用T形缓冲板避免水在水箱移动时撞击水箱,使装置本体不稳,利用减震装置对移动架减震,保持稳定,利用加压泵对抽吸的水加压,利用雾化喷头喷洒出高压雾化水,喷洒充分,节约水资源,利用回油滤油器和滤油网双层滤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联勘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中联勘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41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