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生产活塞的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3166.X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3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阳;黄茂彪;张术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龙泉通惠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5/02 | 分类号: | B22D25/02;B22D31/00;B22D30/00;B22D2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生产 活塞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化生产活塞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活塞是发动机动力部分的重要组成零件,活塞的结构如图1所示,活塞包括内圈(31)和外圈(32),内圈(31)与外圈(32)之间为连接部,外圈(32)上沿周向方向开设有油孔。活塞的加工工艺为:先将铝合金熔化,融熔液注入铸造机的腔体内,利用机器人手臂将成型后的毛坯从腔体内取出,如图2所示为毛坯的结构示意图,待毛坯冷却后,切除由于铸造工艺残留于内外圈上的飞边(33),最后依次经过清洗、后续加工工位处理,实现了活塞的加工。通过这种铸造机成型后的毛坯由两个坯体构成,两个坯体之间形成有中间副(34)。
现有的切除飞边的工艺是先切除两个坯体之间的中间副,随后将其中一个坯体的内圈(31)内边缘上的飞边(33)切掉,最后将坯体外圈(32)外边缘上的飞边(33)切除掉,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实现切除飞边,但是分为三个工序分别进行,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切边效率。此外成型后的坯体还需要工人运输到后续工位中,进一步增大了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切边效率、提高活塞生产效率、方便运输的自动化生产活塞的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化生产活塞的生产线,它包括从右往左顺次设置的铸造机、抓料手臂、毛坯输送机构和切边机;
所述切边机包括上托板、下托板和切边模,所述上托板和下托板之间固设置有两根导向柱,两根导向柱之间设置有可沿导向柱滑动的压头,所述上托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油缸,油缸的活塞杆与压头连接,下托板的顶部设置有机箱,所述压头与机箱之间设置有两个切边模,切边模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由连接板、模具本体A和模芯组成,连接板固设于压头底部,连接板的底部固设有模具本体A,模具本体A的底部开设有柱形腔A,模芯设置于柱形腔A内且与柱形腔A同轴设置,模芯向下延伸于柱形腔A的外部;所述下模包括模具本体B,模具本体B固设于机箱顶部且与机箱连通,模具本体B为圆柱体,模具本体B的外径等于柱形腔A的直径,模具本体B位于模具本体A的正下方,且与模具本体A同轴设置,模具本体B的顶部开设有柱形腔B;
所述毛坯输送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两端旋转安装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上安装有主动链轮A和主动链轮B,从动轴上从动链轮A和从动链轮B,主动链轮A与从动链轮A之间安装有链条I,主动链轮B与从动链轮B之间安装有链条II,链条II的各链节与链条I上相对的链节之间固连有金属板;所述的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两个龙门架,两个龙门架横梁之间设置有冷却风机,冷却风机的出口朝向金属板设置。
所述的上托板平行于下托板设置。
所述的冷却风机与机架呈夹角设置。
所述的抓料手臂为六自由度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切边效率、提高活塞生产效率、方便运输。
附图说明
图1 为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铸造成型后毛坯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切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图4的A-A截面示意图;
图6 为下模的俯视图;
图7 为输送机构的俯视图;
图中,1-上模,2-下模,3-连接板,4-模具本体A,5-模芯,6-柱形腔A,7-模具本体B,8-柱形腔B,9-上托板,10-下托板,11-导向柱,12-压头,13-油缸,14-机箱,15-机架,16-主动轴,17-从动轴,18-主动链轮A,19-主动链轮B,20-从动链轮A,21-从动链轮B,22-链条I,23-链条II,24-金属板,25-龙门架,26-冷却风机,27-铸造机,28-抓料手臂,29-毛坯输送机构,30-切边机,31-内圈,32-外圈,33-飞边,34-中间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3~7所示,一种自动化生产活塞的生产线,它包括从右往左顺次设置的铸造机27、抓料手臂28、毛坯输送机构29和切边机30,所述的抓料手臂28为六自由度机器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龙泉通惠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市龙泉通惠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31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混凝土箱涵的抗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下一篇:均温电池板栅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