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晶振的麦克风及蓝牙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2120.6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1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叶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钰太芯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麦克风 蓝牙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机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晶振的麦克风及蓝牙电路板。
背景技术
蓝牙作为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已无处不在,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台灯、智能耳机、智能电饭煲等智能硬件设备其实都是采用蓝牙技术传输。
在蓝牙系统中,电路板上主要包括主芯片,麦克风,晶振和天线这几个部分,晶振在蓝牙电路中提供基准频率信号,是支持无线蓝牙技术实现快速传输的核心元件。无线蓝牙中最常用到的就是16MHZ晶振,随着高端智能产品的便捷式,小型化,超薄小尺寸,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选择更小封装尺寸的晶振,但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晶振尺寸不能进一步缩小,麦克风和天线也都无法集成到主芯片当中,这些都影响了蓝牙电路板的进一步小型化,制约了电子产品进一步便携式、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提供一种内置晶振的麦克风 及蓝牙电路板。
上述技术方案具体包括:
一种内置晶振的麦克风,包括:
声学感测单元;
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声学感测单元连接;
一晶体振荡器单元;
一分频单元,与所述晶体振荡器单元连接,对第一设定频段的信号分频后经一第二输出引脚端输出。
较佳的,上述内置晶振的麦克风中,所述声学感测单元包括一数字麦克风或模拟麦克风。
较佳的,上述内置晶振的麦克风中,所述晶体振荡器单元包括一晶振、一第一起振电容、一第二起振电容;
所述第一起振电容连接于所述晶振的第一端和接地端之间;
所述第二起振电容连接于所述晶振的第二端和接地端之间。
较佳的,上述内置晶振的麦克风中,所述第一设定频段为16MHz的整数倍,设所述整数倍为N,N的取值范围为2,3,4,……。
较佳的,上述内置晶振的麦克风中,所述分频单元采用N分频器,N=2,3,4,……。
较佳的,上述内置晶振的麦克风中,所述分频单元与所述晶振的第一端之间连接一反相器。
较佳的,上述内置晶振的麦克风中,所述声学感测单元包括驻极体麦克风或微机电系统麦克风。
较佳的,上述内置晶振的麦克风中,所述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晶体振荡器单元、所述分频单元集成于一专用集成电路芯片上。
一种蓝牙电路板,包括一麦克风;
所述麦克风采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内置晶振的麦克风。
较佳的,上述蓝牙电路板中,还包括一主芯片及一天线;
所述主芯片、所述天线和所述麦克风设置于所述蓝牙电路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增大晶振频率,将晶振集成到麦克风,再集成到蓝牙电路板上,降低了电路板的面积,且能满足不同的配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并未按照比例绘制相关部件,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内置晶振的麦克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内置晶振的麦克风,包括:
声学感测单元MIC,用于捕获声音转换为电信号;
信号处理单元Amp,与声学感测单元MIC连接,用于接收声学感测单元MIC的信号处理后经一第一输出引脚端OUT1输出;
一晶体振荡器单元,用于提供第一设定频段的信号;
一分频单元Divider,与晶体振荡器单元连接,对第一设定频段的信号分频后经一第二输出引脚端OUT2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将晶体振荡器单元提供的第一设定频段16MHz通过分频单元Divider分频为16MHz的整数倍,其中,整数倍N的取值范围为2,3,4,……,然后通过第二输出引脚端OUT2输出,这样能使得晶振X集成到麦克风,再集成到蓝牙电路板上,降低了电路板的面积,且能满足不同的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声学感测单元MIC包括一数字麦克风或模拟麦克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晶体振荡器单元包括一晶振X、一第一起振电容C1、一第二起振电容C2;
第一起振电容C1连接于晶振X的第一端和接地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钰太芯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钰太芯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21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