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921150.5 申请日: 2017-07-27
公开(公告)号: CN207022811U 公开(公告)日: 2018-02-23
发明(设计)人: 赵永贞;陈晓汉;辛文仑;李强勇;刘青云;陈秀荔;洪传远;程远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G31/02 分类号: A01G31/02;B01D29/58
代理公司: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5114 代理人: 卢颖
地址: 530021 广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葡萄 养殖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

背景技术

长茎葡萄蕨藻是隶属绿藻门蕨藻科的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绿藻,以冲绳为北线自然生长于太平洋的帛琉群岛、吉格波特群岛等领域。由于长茎葡萄蕨藻形状晶莹饱满似葡萄,故被称为海葡萄,因其富含海藻多糖、胶原蛋白和膳食纤维,氨基酸组成均衡且种类齐全,脂肪含量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食用口感如鱼子般丰富多汁,又有“绿色鱼子酱”之称。

由于长茎葡萄蕨藻丰富的营养和优良的适口性,市场对这种藻类需求快速增加,价格高,但因大量滥采,海湾环境变差等因素,年采收量急剧减少。为了增加资源,1978~1986年期间,冲绳人在那霸湾开展人工养殖实验并获得成功。近年来,在我国也有零星开展长茎葡萄蕨藻人工养殖成功的报道,但规模都远远达不到产业化水平。目前,国内开展长茎葡萄蕨藻养殖均为静止水、定期添加人工配置营养盐的养殖模式,养殖成本高,且无法模拟长茎葡萄蕨藻自然生长环境条件下洋流流动以及稳定的微量元素类的营养供应,长茎葡萄蕨藻生长慢,养殖效益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养殖成本低、产品质量高的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池,包括池体,若干块隔板和附着件;所述的隔板的长度小于池体的宽度,与池体的侧壁形成过水口;所述的隔板平行间隔交错安装在池体中,将池体隔为多级过水通道;在隔板与池体的侧壁形成的第一级过水通道上方设有进水管;在最后一级过水通道内设有溢流性出水管;所述的过水通道内铺设附着件。

以上所述的第一级过水通道内设有挡水板和溢流板,挡水板和溢流板依次交叉排列;所述的挡水板的上端与池体侧壁的高度相平,下端与池体的底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溢流板的上端低于池体侧壁的高,下端与池体的底板密封连接;所述的挡水板和溢流板的板长均与第一级过水通道的内径相匹配。挡水板和溢流板将第一级过水通道又分为了多个宫格,使用时,在宫格内可填充贝壳粉、珊瑚石、火山石或缓释性微量元素等填料,既可过滤养殖水质,又可通过贝壳粉、珊瑚石、火山石等滤料缓慢释放到水体中的矿物元素对长茎葡萄蕨藻生长提供矿物应用补充。

以上所述的第一级过水通道内还设有除污口;所述的除污口设于相邻的挡水板和溢流板之间的池体侧壁上。

以上所述的附着件包括一对固定板和双层筛网;所述的双层筛网固定在两块固定板之间。

以上所述的固定板在横向上设有一对插槽,固定板在纵向方向上设有一对限位槽;每个插槽的两端通过紧固螺栓与限位槽形成可移动连接;所述的插槽的槽口宽度与筛网的厚度匹配。使用时,每片筛网固定在对应的插槽内,可根据长茎葡萄蕨藻藻种的铺设厚度调节插槽之间的间距,使长茎葡萄蕨藻的固定稳固;也可根据光照强弱及长茎葡萄蕨藻的生长情况,通过调节插槽与养殖池底面的相对高度从而实现对长茎葡萄蕨藻到养殖水面的距离调整。

以上所述的双层筛网的上下层筛网网目直径在0.5cm~3cm之间。

以上所述的附着件下方设有支脚。

使用时,在养殖池内设置平行交错并于对应养殖池壁留有过水口的隔板,形成多级过水通道,过水通道内还铺设了固定着长茎葡萄蕨藻藻种的附着件;向进水管向养殖池的第一级过水通道内通入养殖水,经过多级过水后到最后一级过水通道内通过溢流性出水管排出,成功模拟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洋流流动条件,促进其生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根据长茎葡萄蕨藻自然生长环境,通过在养殖池内设置平行交错并于对应养殖池壁留有过水口的隔板,形成过水通道,在养殖池头尾端分设有进水管和溢流性出水管,便于模拟长茎葡萄蕨藻养殖洋流流动条件,促进其生长,提高产品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级过水通道内设有多个挡水板和溢流板,在第一过水单元形成多个宫格,对养殖水进行了多级过滤,提高了养殖水质。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高度可调的长茎葡萄蕨藻附着件,可根据光照强弱及长茎葡萄蕨藻的生长情况,灵活的调整长茎葡萄蕨藻到养殖水面的距离;并且附着件的两个筛网均通过卡槽式固定在插槽内,便于快速、便捷地固定长茎葡萄蕨藻苗种,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附着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11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