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型LED灯管及其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0148.6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3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邓树兴;张社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树兴;江西晶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王海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型 本实用新型 模组 低频驱动器 高频驱动器 分频网络 隔离电路 金属灯脚 通用性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用型LED灯管及其模组,所述通用型LED灯管包括:金属灯脚、自动分频网络、高频驱动器、低频驱动器、隔离电路和LED灯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通用性强,安全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用型LED灯管及其模组。
背景技术
采用LED灯管直接替换传统荧光灯照明灯具上的荧光灯管,可取得节能减排,提高光效、改善光环境、降低改造成本的显著效果。
但由于传统荧光灯具上的镇流器通常有电感镇流器或电子镇流器两类,两者的工作原理,电路接线方式和输出电压,电流完全不同,特别是输出电压,电流的频率更是差异巨大,一般电感镇流器输出的电压,电流为50/60Hz的工频,而电子镇流器则输出25KHz-80KHz的高频电压、电流。
根据传统荧光灯具上的镇流器不同,现有设计和制造的LED灯管分别采用电感兼容型或电子兼容型两种不同的技术方案。
而在实际的直接替换操作中,除专业电工外,用户很难区分这二者之间的差别,如不慎混用,轻则导致LED灯管损毁,重则引起火灾和人身安全事故。
由于现有LED灯管缺乏通用性,无法成为流通商品,因此极大制约了他的节能改造的应用领域和推广普及速度和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用型LED灯管及其模组。其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无法通用,安全性低的问题。
一方面,提供一种通用型LED灯管,所述通用型LED灯管包括:
金属灯脚、自动分频网络、高频驱动器、低频驱动器、隔离电路和LED灯组;
其中金属灯脚的两个端口分别与自动分频网络的两个输入端连接,自动分频网络A输出端连接高频驱动器的正极输入端,B输出端连接高频驱动器的负极输入端,C输出端连接低频驱动器的正极输入端,D输出端连接低频驱动器的负极输入端;
高频驱动器的输出端以及低频驱动器的输出端均与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隔离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LED灯组的正极和负极;
所述自动分频网络,用于当输入端为高频供电电源时,将高频电源经A输出端和B输出端输出,当输入端为工频供电电源时,将工频供电电源经C输出端和D输出端输出。
可选的,所述通用型LED灯管包括:保险丝,所述保险丝连接与金属灯脚与自动分频网络之间。
可选的,所述自动分频网络包括:压敏电阻、电容、电感、双向可控硅;其中,
两对金属灯脚经所述保险丝分别输至压敏电阻上端和下端,压敏电阻的上端与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一双向可控硅及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压敏电阻的下端与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第二双向可控硅及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极,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极;
所述第一双向可控硅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并联后为所述自动分频网络的A输出端;
所述第二双向可控硅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及第四电阻、第五电容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并联后为所述自动分频网络的B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后为自动分频网络的C输出端;
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相连后为自动分频网络的 D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树兴;江西晶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邓树兴;江西晶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0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