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臭氧浓度检测设备的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9133.8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4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池;张新泉;王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瑞尔电器(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6;B01D53/72;B01D53/62;B01D53/60;B01D53/81;B01D53/28;B01D46/00;B01D53/02;G01N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臭氧 浓度 检测 设备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臭氧浓度检测设备的过滤装置,包括气体反应管,用于将空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及一氧化碳转化反应成水及二氧化碳;硅胶过滤管,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水与气体反应管中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过滤棉过滤管,用于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普拉菲过滤管,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氮化物及二氧化硫;活性炭过滤管,用于吸附空气中的臭氧;样品空气出气管道、零空气出气管道。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臭氧浓度检测设备的过滤装置,可以提供臭氧浓度检测过程中所需的零空气,免于单独提供零空气;可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水蒸气、碳氢化合物、氮化物与二氧化硫,减少了检测中的干扰气体,提高了检测的精度与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臭氧浓度检测设备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当存在臭氧污染时,人们首先会出现眼睛痒、流泪等眼刺激症状。此外,臭氧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或加重呼吸系统疾病。在臭氧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出现鼻黏膜和咽喉黏膜的刺激症状,随着浓度的上升,还会出现嗓子痛、咳嗽、头痛、胸闷等一系列症状。在较高的臭氧浓度下,肺功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甚至会导致肺气肿、意识障碍和死亡。臭氧还能破坏人体免疫功能,加速人体的衰老,破坏人体皮肤的维生素E,使皮肤出现皱褶和黑斑,还可能导致出生缺陷。一旦某一区域有大量臭氧泄露,准确获得该区域内臭氧含量浓度,这对救援指挥人员、被救人员至关重要。
目前,对于臭氧浓度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其中,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紫外光光度法和化学发光荧光法,为1996年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推荐的三种臭氧分析测定方法,而紫外光光度法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方法;研究表明臭氧仅对波长253.7nm的紫外线具有最大吸收系数,光被吸收的量正比于光程中产生光吸收的分子数目,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紫外光光度法利用检测零空气通过臭氧隧道的光强度与样品空气通过臭氧隧道的光强度,运用两者的比值计算臭氧浓度。这里所述的零空气指不含臭氧、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任何产生紫外线吸收的其他物质。为此,利用紫外光光度法在检测臭氧浓度时必须提供零空气作对比。在检测过程中由于空气中的颗粒物、水蒸气、碳氢化合物、氮化物、二氧化硫、对紫外光具有一定的散射或吸收作用;同时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空气中所含上述物质的含量也不一定相同,这使得利用该原理制作的臭氧浓度检测设备精度较低,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臭氧浓度检测设备的过滤装置,该装置可以提供臭氧浓度检测过程中所需的零空气,同时可以过滤空气中影响检测精度与稳定性的气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臭氧浓度检测设备的过滤装置,包括气体反应管101,用于将空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及一氧化碳转化反应成水及二氧化碳;硅胶过滤管102,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水与气体反应管101中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过滤棉过滤管109,用于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普拉菲过滤管104,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氮化物及二氧化硫;活性炭过滤管107,用于吸附空气中的臭氧;以及样品空气出气管道120、零空气出气管道121,所述气体反应管101、硅胶过滤管102、过滤棉过滤管109、普拉菲过滤管104、活性炭过滤管107通过管道顺次连通。
优选地,所述气体反应管101中设有常温催化剂或高温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过滤棉过滤管109中设有过滤棉,所述过滤棉为初效过滤棉、中效过滤棉、高效过滤棉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优选地,所述普拉菲过滤管104中设有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氮化物及二氧化硫的普拉菲料。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过滤管107中设有活性炭。
优选地,所述普拉菲过滤管104与管道105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管道105的另一端分成流入活性炭过滤管107的管道与样品空气出气管道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瑞尔电器(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摩瑞尔电器(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91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蓖麻收获机
- 下一篇:立体绿化景观设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