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吸附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7095.2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6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潘碧锋;施春生;高慷慨;李森盛;许燕艺;许求恩;吴培言;潘金绰;黄秀丽;潘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三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云川 |
地址: | 3624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吸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吸附塔,包括塔体,塔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形成供气体通过的处理腔室,处理腔室中设有用于对气体进行净化的处理室,处理室为多个,多个处理室依次沿进气口至出气口方向排列且连通,每个处理室中对应加料口和卸料口,加料口设置在所述塔体的顶部,卸料口设置在所述塔体的侧面,加料口上对应设有可打开的第一活动门,卸料口上对应设有可打开的第二活动门。采用多个处理室,可以提升吸附效率,而且,可以根据废气的浓度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室中放入处理料,在保证处理效率的同时,节约运行成本,同时采用顶部进料,侧面出料的方式,其具有加料、卸料便捷、省人工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吸附塔。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废气(主要为各种挥发性有机物)处理设备,活性炭吸附塔应用十分普遍;在利用活性炭吸附塔处理有机废气的过程中,有机废气通过活性炭,活性炭利用其本身所具有的吸附能力将有机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吸附住进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如授权公告号CN 205700027U,名称为“一种卧式活性炭吸附塔”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一种卧式活性炭吸附塔,包括有塔体,塔体的内部成型有供气体通过的空腔,空腔内装设有依次层叠且间隔布置的四个活性炭层,四个活性炭层包括有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的第一活性炭层、第二活性炭层、第三活性炭层以及第四活性炭层,塔体包括有上侧壁和下侧壁,其中,第一活性炭层的前端部与下侧壁之间、第二活性炭层的前端部与第三活性炭层的前端部之间、第四活性炭层的前端部与上侧壁之间、第一活性炭层的后端部与第二活性炭层的后端部、第三活性炭层的后端部与第四活性炭层的后端部之间分别设置有隔板;塔体的前端部开设有供气体进入的进气口,塔体的后端部开设有供气体出去的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空腔连通。
上述的吸附塔虽然能够起到均布气流的作用,但是难以根据气体中废气浓度情况的不同进行活性炭的调整,在一次净化过程中,难以达到废气处理彻底且处理效率高的目的,而且上述的吸附塔装料和卸料也相对麻烦。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不同废气浓度、装料卸料方便、处理效率高的新型吸附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吸附塔,包括塔体,塔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形成供气体通过的处理腔室,处理腔室中设有用于对气体进行净化的处理室,进气口与处理室的进口端连通,出气口与处理室的出口端连通,所述处理室为多个,多个处理室依次沿进气口至出气口方向排列且连通,每个处理室中对应加料口和卸料口,加料口设置在所述塔体的顶部,卸料口设置在所述塔体的侧面,加料口上对应设有可打开的第一活动门,卸料口上对应设有可打开的第二活动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塔体包括主体和形成在主体两端的第一锥桶部和第二锥桶部,第一锥桶部和第二锥桶部均与主体连通,主体呈长方体状,所述进气口设置在第一锥桶部上,所述出气口设置在第二锥桶部上,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沿水平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处理室设有板栅,板栅上设有单元格,单元格中设有活性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处理室与所述进气口之间还设置有预处理室,预处理室中设置有过滤棉层,预处理室的进口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预处理室的出口端与所述处理室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预处理室之间设有锥桶状导流板,导流板与所述第一锥桶部同轴设置,导流板对应所述第一锥桶部的位置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锥桶部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三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三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70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充电控制电路
- 下一篇:货物运动检测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