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架顶撑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6857.7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2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史赵鹏;武明静;张隽;李峰;张志青;马栋;刘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邝圆晖 |
地址: | 030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架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架顶撑组件,所述钢架顶撑组件包括下支撑管(2)和上支撑架(1),所述上支撑架包括顶撑钢架的支撑部和向下伸出的顶进丝杆(13),所述顶进丝杆向下插入所述下支撑管的顶部管腔中,所述顶进丝杆上套设有螺母(14),所述螺母顶撑在所述下支撑管的顶端并能够围绕所述顶进丝杆旋转以向上顶升所述上支撑架。与传统立架相比较,采用所述钢架顶撑组件可节省2到4个作业人员的劳动力,且由于支撑部的结构简单,作业人员能快速精准、牢固地将钢架对位架设,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设置支护速度,保障了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架顶撑组件。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中,对开挖后的隧道立即进行快速支护是防止隧道坍塌的重要工序,但使用现有的传统立架进行隧道开挖支护存在速度慢、钢架精准对位困难、安全性差等问题,大大影响了施工进度。
因此,需要不断优化隧道开挖支护技术,使隧道开挖支护施工做到安全、快速、节约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架顶撑组件,能使隧道开挖支护施工做到安全、快速、节约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架顶撑组件,所述钢架顶撑组件包括下支撑管和上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包括顶撑钢架的支撑部和向下伸出的顶进丝杆,所述顶进丝杆向下插入所述下支撑管的顶部管腔中,所述顶进丝杆上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顶撑在所述下支撑管的顶端并能够围绕所述顶进丝杆旋转以向上顶升所述上支撑架。
优选地,所述下支撑管的顶部管腔的内径大于所述顶进丝杆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为U形架,所述钢架卡合于所述U形架的U形槽中。
优选地,所述U形架包括两个竖向钢筋和横向钢板,两个所述竖向钢筋焊接于所述横向钢板的两端,所述顶进丝杆的顶端焊接于所述横向钢板的底部中心。
优选地,所述横向钢板的厚度不小于10mm且宽度不小于10cm,所述竖向钢筋的直径不小于20mm。
优选地,所述顶进丝杆的直径d满足:28mm≤d≤32mm。
优选地,所述螺母在所述顶进丝杆上的直线行程不少于100mm。
优选地,所述钢架顶撑组件包括多种长度规格的所述下支撑管。
优选地,所述钢架顶撑组件包括旋转手柄,所述旋转手柄的中间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母以驱动所述螺母旋转。
优选地,所述螺母为六边形螺母,所述旋转手柄为水平焊接在所述六边形螺母的对称边的双平行杆。
与传统立架相比较,采用所述钢架顶撑组件可节省2到4个作业人员的劳动力,且由于支撑部的结构简单,作业人员能快速精准、牢固地将钢架对位架设,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设置支护速度,保障了施工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钢架顶撑组件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支撑架;11:竖向钢筋;12:横向钢板;13:顶进丝杆;
14:螺母;15:旋转手柄;
2:下支撑管;
3:钢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68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施工用风水管线布置结构
- 下一篇:基于头戴装置的视功能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