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作物病害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16708.0 | 申请日: | 2017-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1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 发明(设计)人: | 管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磐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20 | 分类号: | G06K9/20;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昌源中路***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作物 病害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病害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作物病害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受农作物种类多,种植面积大,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基础脆弱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病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准确、快速地实现病害检测,是农作物病害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只有在正确诊断患病类型的前提下,才能采取适时对路的策略,迅速做出防治措施。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研究人员已开始将计算机视觉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及农业现代化方面。然而,现有的农作物病害检测的方法中,图像获取的途径固定,均采用单一确定的图像采集方式然后通过对比分析从而确定农作物的病害情况。
现有技术中在图像采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图像采集的方式过于简单,对农作物表面的情况不能完全采集,影响其结果分析。
2、携带与使用不方便,在普遍采样过程中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作物病害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作物病害检测装置,包括壳体、保护罩、把手、背带和摄像头,所述壳体一侧的顶端转动设置有保护罩,所述壳体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保护罩相对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磁块,所述保护罩通过端部与磁块的作用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外侧,所述壳体的外侧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背带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把手的顶端,所述壳体与保护罩相对的一侧固定连通设置有圆柱形凸起,所述圆柱形凸起的端部固定镶嵌有一块钢化玻璃,所述摄像头固定设置在圆柱形凸起的内侧,所述摄像头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闪光灯和红外感应灯,所述壳体的内侧中间固定设置有图像处理装置,所述摄像头与图像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壳体的内侧在图像处理装置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数据保存与对比装置,所述壳体的内侧靠近图像处理装置固定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底侧固定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壳体与显示屏的同侧在显示屏与操作面板的外侧固定粘贴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对采集到图像的模型转换和分割分析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保存与对比装置包括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储存和与之前预存储的图像信息进行对比的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端开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铁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摄像头直接与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连接,而且在摄像头端部设置闪光灯和红外感应灯,从而使得检测时在图像采集更为准确,能将作物表面情况完全收集,避免了环境因素的影响,简单实用。
2、通过在壳体外壳固定设置把手,在端部固定设置背带,从而使得检测装置携带方便,在对作物表面信息进行采集的过程中也方便手的把持与角度的转换,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圆柱形凸起;3-保护罩;4-连接板;5-磁块;6-把手;7-背带;8-摄像头;9-钢化玻璃;10-图像处理装置;11-显示屏;12-操作面板;13-闪光灯;14-红外感应灯;15-数据保存与对比装置;16-橡胶垫;17-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磐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磐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6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