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四肢近端手术的四肢远端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6555.X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8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孙恩源 |
地址: | 646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端 远端 固定装置 肢体 保护套本体 本实用新型 可封闭开口 固定肢体 开口一端 手术切口 粘连装置 肢体固定 粘连 放入 开口 容纳 感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四肢近端手术的四肢远端保护套,包括用于容纳四肢远端的保护套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用于与肢体粘连且固定肢体与保护套的固定装置,本体上靠近开口一端的内侧设置有可封闭开口大小的粘连装置,固定装置经过开口与肢体固定,在进行四肢近端手术时,保护套可将肢体放入保护套内并固定,避免了因四肢远端而感染四肢近端的手术切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四肢近端手术的四肢远端保护套。
背景技术
四肢近端手术是骨科手术中常见的手术,在进行四肢近端的手术时,需要对四肢远端进行保护,避免污染四肢近端的手术切口。一般使用无菌治疗巾包裹住四肢远端的肢体,再通过无菌绷带和无菌透明粘贴薄膜固定远端肢体。传统方法操作过程繁琐;物资使用量大,增加了成本;无菌绷带产生飞絮落进入手术切口,有可能造成对伤口的感染,增加手术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四肢近端手术时包裹远端肢复杂、易脱落和飞絮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四肢近端手术的四肢远端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四肢近端手术的四肢远端保护套,包括用于容纳四肢远端的保护套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用于与肢体粘连且固定肢体与保护套的固定装置,本体上靠近开口一端的内侧设置有可封闭开口大小的粘连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经过开口与肢体固定。保护套在四肢近端手术时,对四肢远端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异物落入手术切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粘连装置可根据不同人群的肢体大小选择开口的封闭大小,通用性较高。
从成本和粘连效果考虑,固定装置为透明粘贴膜。
为方便存放,透明粘贴膜与肢体粘连的一面设置有薄膜。
从成本和粘连效果考虑,粘连装置为自粘胶。
为避免保护套产生飞絮落入手术切口,保护套本体由加强型无纺织布软性防水材料制成的柔性结构。
为更好的封闭保护套,保护套本体采用无线缝合,无线缝合是运用焊接熔黏技术,通过热力将衣片热压缝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可将肢体放入保护套内并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护套本体由加强型无纺织布软性防水材料制成的柔性结构,能有效避免因保护套产生飞絮而感染手术切口;粘连装置可根据不同人群的肢体大小选择开口的封闭大小,通用性较高;保护套本体采用无线缝合,可更好的封闭保护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保护套本体;2、固定装置;3、粘连装置;4、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四肢近端手术的四肢远端保护套,包括用于容纳四肢远端的保护套本体1和设置在保护套本体1上用于与肢体粘连且固定肢体与保护套本体1的固定装置2,保护套本体1上靠近开口一端的内侧设置有一圈可封闭开口大小的粘连装置3,固定装置2经过开口与肢体固定;固定装置2与肢体粘连的一面设置有薄膜4;固定装置2为透明粘贴膜;粘连装置3为自粘胶;保护套本体1由加强型无纺织布软性防水材料制成的柔性结构;保护套本体1采用无线缝合。
下肢远端保护套长度为800mm,开口直径300mm,透明粘贴膜长为500mm,宽为600mm,自粘胶宽度为50mm;上肢远端保护整体长400mm,开口直径200mm,透明粘贴膜长为300mm,宽为400mm,自粘胶宽度为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市中医医院,未经泸州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65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使用手术包
- 下一篇:一种外挂式腔镜吸引和冲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