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拇指康复训练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5581.0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0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水;贾颖颖;刘文强;张虎;王西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欢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拇指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拇指康复训练用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训练装置体积大,不易携带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优点,其具体方案如下:装置包括通过拇指关节支架固定的拇指动力驱动源,动力驱动源的推动杆与拇指关节驱动件连接以控制人拇指关节;拇指关节支架,拇指关节驱动件通过拇指关节支架进行固定且拇指关节支架限定拇指关节驱动件的移动路径,拇指关节驱动件控制拇指关节,带动拇指关节向上或者向下的动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拇指康复训练用装置。
背景技术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征。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脑卒中所导致的全球死亡人数在2015年达到650万,将在2030年达到780万。我国也是脑卒中高发国家,每12秒钟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年发病250万人,死亡约150万人,且每年呈持续上升趋势。存活的患者中,有四分之三有不同程度致残,重度致残者约占40%。在众多的后遗症中,以偏瘫的发病率最高,又以肢体尤其是手功能的康复最为困难。
目前行业内所使用的康复机械手主要是利用表面肌电信号触发与动态智能控制实现互动式生物反馈训练实现患者四指、拇指和腕部三部分单独的运动;若对装置进行全部佩戴,则重量较重,携带并不方便,且影响患者的康复练习,而且,手功能恢复系统中可能某个手指需要加强锻炼进行恢复,无需同时佩戴多个恢复系统,此外,除去脑康复练习,其他的手指肌肉的恢复,也是需要进行锻炼练习才能加强某一肌肉的能力。
因此,需要针对拇指,提供一种拇指康复训练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拇指康复训练用装置,该装置中通过动力驱动源驱动,带动拇指远指端关节驱动件下压对拇指的后关节进行控制,从而带动拇指近指端关节驱动件动作控制人拇指的前关节,从而实现人拇指的被动训练,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携带和操作。
该一种拇指康复训练用装置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拇指康复训练用装置,包括:
通过拇指关节支架固定的拇指动力驱动源,动力驱动源的推动杆与拇指关节驱动件连接以控制人拇指关节;
拇指关节支架,拇指关节驱动件通过拇指关节支架进行固定且拇指关节支架限定拇指关节驱动件的移动路径,拇指关节驱动件控制拇指关节,可以带动拇指关节向上或者向下的动作。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拇指关节驱动件对人拇指关节的控制,
所述拇指关节驱动件的一侧设有两个弧形耳边,弧形耳边与压杆连接,拇指关节驱动件通过弧形耳边与动力驱动源的推动杆连接,拇指关节驱动件的另一侧设有拇指关节捆绑固定件;在动力驱动源向前伸出推动杆后,推动杆带动弧形耳边前移进而带动压杆的端部下压。
进一步地,弧形耳边与压杆之间的角度为锐角。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拇指关节驱动件对人拇指关节的控制,压杆的中部呈弧形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拇指关节捆绑固定件包括后框架,后框架与拇指关节驱动件端部固定,后框架的开口处设有绑带,通过绑带对拇指进行固定,进一步保证了对拇指的有效固定。
所述拇指关节驱动件的一侧底部设有滑槽,滑槽设有两个,两个滑槽设于拇指关节驱动件底部的两侧,所述拇指关节捆绑固定件通过滑槽与拇指关节驱动件固定,相应地,拇指关节捆绑固定件顶部两侧分别设有凸边,凸边与滑槽配合以实现拇指关节捆绑固定件与拇指关节驱动件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拇指关节捆绑固定件为捆绑带,捆绑带的端部设有魔术贴。
为了贴近拇指的形状,所述拇指关节驱动件呈弧形弯曲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天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55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