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灸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4052.9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1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贺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卫国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龙腾 |
地址: | 421000 湖南省衡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灸筒 外筒 内筒 艾绒 本实用新型 艾灸治疗 过滤布袋 患者皮肤 间隔结构 理疗装置 双层结构 外筒上部 周围空气 灸疗 通孔 筒盖 筒身 烟气 分隔 过滤 燃烧 外部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灸筒,包括外筒、内筒和盖在外筒上部的筒盖,所述内筒和外筒的筒身及底部均开设有若干通孔,内筒和外筒间设有使二者分隔一定间距的间隔结构。所述灸筒采用双层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灸筒容易灼伤患者皮肤和不便用于使用艾绒和药物进行灸疗的问题,设置在外筒外部的过滤布袋,能够过滤大部分的艾绒燃烧的烟气,大大降低了对周围空气的污染,方便患者随时随地在居所内进行艾灸治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灸筒。
背景技术
艾灸疗法是一种利用艾条或艾绒燃烧产生的艾烟和热量直接熏灼人体穴位的治疗方法,目前,很多消费者反应,单纯使用市售的艾条进行艾灸的效果并不好,而在艾灸时采用艾绒并根据患者病情酌情添加一些药物可以明显增强治疗效果。
采用药物和艾绒进行艾灸时,通常需要用到灸筒,市售的灸筒实际使用时普遍存在以下缺点:1、艾绒和药物的装填和点火不方便,燃烧后的灰烬容易直接散落到患者皮肤上,有时甚至灼伤患者。2、艾绒装填和燃烧的位置不可调整,因而艾灸治疗时的温度无法控制,也就无法根据使用者的耐受程度来调整艾灸的温度,艾灸过程中如果温度不适就只能暂时拿开灸筒,非常不方便。3、灸筒使用时伴随着大量艾绒和艾条燃烧产生的烟气,这些烟气挥散到空气中,一方面刺激患者的呼吸道,另一方面这些烟雾会附着在家具和衣物上,其气味久久不会消散,因而不便于在居室内做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灸疗效果好且不易灼伤患者的灸筒。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灸筒,包括外筒、内筒和盖在外筒上部的筒盖,所述内筒、外筒的筒身及底部均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所述内筒和外筒间设有使二者分隔一定间距的间隔结构,所述灸筒还包括一个包裹在外筒上的疏松多孔的过滤布袋,所述过滤布袋为阻燃透气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间隔结构包括均匀布置在外筒内的若干“L”形凸台,所述内筒架放在凸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底部固定安装有环形筒座,所述筒座采用隔热耐火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外筒底部设有螺纹连接部,所述环形筒座与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旋转环形筒座可调整外筒底部与环形筒座底部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筒盖通过一环形卡合部与内筒卡接,所述筒盖通过螺纹与外筒连接。
优选的,所述筒身上通孔的孔径为4mm,孔距为15-20mm;所述内筒和外筒底部的通孔孔径为4mm,孔距为8-10mm。
更进一步的,所述布袋靠近外筒的筒身处部分的致密程度大于外筒底部部分。
优选的,所述外筒和内筒底部向上凹陷形成凹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和外筒间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固定安装在内筒底部,所述弹簧另一端始终保持与外筒底面的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筒盖下表面为向上凸起的凹弧面,所述筒盖下表面均匀分层布置有光反射材料和隔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进行艾灸时能够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艾灸温度的灸筒,该灸筒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设置在外筒外部的过滤布袋,能够过滤大部分的艾绒燃烧的烟气,大大降低了对周围空气的污染,方便患者随时随地在居所内进行艾灸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筒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筒盖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凸台结构的外筒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卫国,未经贺卫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40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