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触发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3803.5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4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赵科;王静君;刘通;杨景刚;贾勇勇;李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娄嘉宁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断路器 触发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发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触发电路。
背景技术
断路器操动机构动作电压测试技术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其动作电压的触发电路设计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触发回路都是不包括加速电容的电路。
现有技术中的触发电路结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光耦隔离芯片1和触发回路2,触发电压信号经过电阻R1,然后进入光耦隔离芯片的第二引脚,并从光耦隔离芯片的第三引脚形成回路。正常情况下光耦隔离芯片的第六引脚因为上拉电阻R2而输出高电平,当有触发电压信号时,该引脚变为低电平,此信号为触发信号。
此触发电路的缺点在于,由于PCB封装尺寸的限制,现电阻R1的功率选择2W,为了使触发电路在DC300V触发电压下正常工作,电阻R1的阻值必须大于R=U2/P=3002/2=45KΩ,常见光耦隔离芯片典型导通电流为2mA~15mA,为了使光耦隔离芯片正常工作,所以最低电流为2mA,所以使得最小触发电压只有U=IR=90V。
综上所述市面上普遍触发电路的触发电压范围窄,已不满足某些动作电压低的断路器低电压动作测试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反应速度快,触发电压范围宽的用于断路器的触发电路。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触发电路,包括加速电容回路、光耦隔离芯片和触发回路,其中,触发电压信号通过加速电容回路触发光耦隔离芯片,光耦隔离芯片通过触发回路发出触发信号;所述加速电容回路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和二极管D1,其中,第三电阻R3的一端分别与触发电压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二极管D1的负极和光耦隔离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与光耦隔离芯片的第三引脚、触发电压和地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三电阻R3为5.1KΩ,第四电阻R4为27KΩ,第二电阻R2为1KΩ。这样能够有效的保护光耦隔离芯片,同时使触发电压能够达到DC30V~DC300V,保证触发电路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第一电容C1的容值为0.1uF。在保证能够正常产生触发信号的同时有效减小了整个触发电路的体积。
进一步,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1N4148。二极管D1为反向保护二极管,采用这个型号的二极管,当触发电压接反时,能够更好的保护光耦隔离芯片不被损坏。
进一步,所述光耦隔离芯片的型号为6N137。光耦隔离芯片6N137为高速光耦,转换延时典型值小于30纳秒,有利于降低触发延时时间。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有效的减少了触发延时,使触发反应时间缩短到大约100nS,而且能够接受的触发电压范围更宽,本实用新型中的触发电压能够达到DC30V~DC300V;同时,有效减小了整个触发电路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触发电路;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发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触发电路,包括加速电容回路3、光耦隔离芯片1和触发回路2,其中,触发电压信号通过加速电容回路3触发光耦隔离芯片1,光耦隔离芯片1通过触发回路2发出触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38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上电复位的软开关机电路
- 下一篇:天线共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