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滤芯、粘接端头及滤芯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09466.2 | 申请日: | 2017-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7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陈运波;詹婷;陈静;史新洋;陈黄锰;祁腾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B01D67/00;B01D61/18;B01D61/20;C02F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93 | 代理人: | 柳兴坤 |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滤芯 布水结构 端头 本实用新型 进水流路 滤芯组件 粘接 水流量 分布状态 过滤水 连通 引入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芯、粘接端头及滤芯组件。所述滤芯包括过滤部、端头和布水结构,所述过滤部的一端固定到所述端头上,所述布水结构与所述滤芯的进水流路连通,用于将所述进水流路引入到所述过滤部的内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芯通过设置布水结构改变水流的分布状态,使水流可以在过滤部的内部和外部同时与过滤部接触,从而提高通过所述过滤部的水流量,进而提高所述过滤部过滤水的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机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滤芯、粘接端头及滤芯组件。
背景技术
市场上应用广泛的外压式的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多采用单进单出的“死端”过滤形式,一端进水,经超滤膜过滤后产出净水。由于膜丝束内部难以接触水流,水压在滤芯内分布不均,没有充分利用膜丝,布水不匀,造成滤芯流量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布水结构改变水流分布状态使过滤部内外侧充分与水流接触的滤芯、粘接端头及滤芯组件。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滤芯,包括过滤部、端头和布水结构,所述过滤部的一端固定到所述端头上,所述布水结构与所述滤芯的进水流路连通,用于将所述进水流路引入到所述过滤部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布水结构包括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
优选地,所述多个出水孔沿所述布水管的周向及轴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端头包括粘接部和端头盖,所述粘接部包括筒状结构,所述端头盖连接在所述筒状结构的一端,所述过滤部的一端粘接到所述粘接部内,所述端头盖与所述过滤部之间形成集水腔,所述布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过滤部一起粘接到所述粘接部内。
优选地,所述布水管包括粘接段和出水段,所述粘接段与所述过滤部粘接,所述多个出水孔设置在所述出水段上,所述出水段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过滤部内部。
优选地,所述粘接段上设置有辅助粘接部,所述辅助粘接部设置在所述粘接段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辅助粘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粘接段外壁上的凸起、凹槽和/或非平滑面。
优选地,所述端头盖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集水腔连通,所述布水管的粘接段为实心结构。
优选地,所述端头盖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布水管的内腔在轴向上贯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布水管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集水腔连通。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粘接端头,用于制作上述滤芯,所述粘接端头包括粘接部、底部和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粘接部为筒状结构,所述底部设置在所述筒状结构的一端,所述布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粘接部内。
优选地,所述布水管与所述底部和/或所述粘接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布水管包括粘接段和出水段,所述粘接段位于所述粘接部内,所述出水段与所述粘接段连接。
优选地,所述粘接段上设置有辅助粘接部,所述辅助粘接部设置在所述粘接段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辅助粘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粘接段外壁上的凸起、凹槽和/或非平滑面。
优选地,所述粘接段为实心结构,所述粘接段将所述出水段的一端封闭,或者,
所述粘接段为空心结构,所述粘接段与所述出水段形成贯通的管状结构。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滤芯组件,包括滤瓶和上述滤芯,所述滤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将所述滤芯封闭在所述瓶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94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芯及粘接端头
- 下一篇:一种过滤装置和净水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