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播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9311.9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0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玲;刘有桂;李继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威市龙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7/02 | 分类号: | A01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6554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播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手持式播种器。
背景技术
漂盘或穴盘上均具有孔,漂盘和穴盘播种育苗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但由于农作物原种的品类、大小、形状不一,以及对播种量要求的不同,在没有具有广泛适用性原种播种器出现的今天,人工手工播种仍然在当前的漂盘和穴盘播种中占比较大,人工手工播种由于播种人员及手法等的变化,以及每个人对播种感知程度的差异,常导致播种的均一性较差,这给后期“苗齐、苗壮、均匀一致”的育苗要求带来不利影响。此外,人工手工播种耗时、费力,随机变素大,不利于规范化、标准化育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播种器,以解决现有门播种方式中针对品类、大小、形状不一的农作物原种以及人工手工播种存在的播种均一性较差、耗时、费力、播种随机变素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式播种器包括播种壳体;播种壳体内设有能抽出的截种盘;截种盘下方的播种壳体内连接有播种孔盘,播种孔盘上设有多个播种孔;播种孔盘下方设有漂盘或穴盘;播种孔与漂盘或穴盘上的孔相对应。
具体地,播种壳体的两个相对侧内壁上均设有滑轨,截种盘的两个相对侧上均设有滑块;滑块设置在滑轨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具体地,截种盘及其上方的播种壳体围成料仓。
具体地,截种盘上连接有用于抽出其的把手。
具体地,播种壳体的相对两个外壁上均连接有支架,两个支架之间连接有提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种子撒入播种壳体内抽出截种盘,种子下落至播种孔盘并进入播种孔落入漂盘或穴盘中进行播种,当下行的种子填满播种孔后即完成定量播种。随后再将截种盘推入播种壳体内截留多余的种子,这样完成一次播种;上述过程中运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定量均匀播种,提高播种均一性,效率性,促进后期育苗的苗齐、苗壮,提高育苗整齐度;播种孔用于使种子在重力作用下均匀、定量下种;其大小及形状一致,可以根据需要播种不同品类、大小、形状的农作物原种,播种范围广,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播种壳体,2-截种盘,3-播种孔盘,4-播种孔,5-漂盘,6-滑轨,7-滑块,8-料仓,9-把手,10-提手,1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如图1所示,手持式播种器包括播种壳体1;播种壳体1内设有能抽出的截种盘2;截种盘2下方的播种壳体1内连接有播种孔盘3,播种孔盘3上设有多个播种孔4;播种孔盘3下方设有漂盘5或穴盘;播种孔4与漂盘5或穴盘上的孔相对应;作为优选,播种孔盘3、截种盘2均为方盘形结构;播种时,将种子撒入播种壳体1内抽出截种盘2,种子下落至播种孔盘3并进入播种孔4落入漂盘5或穴盘中进行播种,当下行的种子填满播种孔4后即完成定量播种。随后再将截种盘2推入播种壳体1内截留多余的种子,这样完成一次播种;播种孔4可以根据所要播种子的形状制成大小、形状确定;上述过程中运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定量均匀播种,提高播种均一性,促进后期育苗的苗齐、苗壮,提高育苗整齐度;播种孔4用于使种子在重力作用下均匀、定量下种;其大小及形状一致,可以根据需要播种不同品类、大小、形状的农作物原种,播种范围广,适用性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播种壳体1的两个相对侧内壁上均设有滑轨6,截种盘2的两个相对侧上均设有滑块7;滑块7设置在滑轨6内,并与其滑动连接;通过滑轨6和滑块7使截种盘2可以抽出推入。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截种盘2及其上方的播种壳体1围成料仓8;料仓8用于存放截留的种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截种盘2上连接有用于抽出其的把手9;把手9便于拉出截种盘2。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播种壳体1的相对两个外壁上均连接有支架,两个支架之间连接有提手10;提手10便于播种过程中,移动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威市龙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宣威市龙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93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虚拟机迁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合金黄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