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下料的灌浆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08941.4 | 申请日: | 2017-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3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军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斜杆 支撑架 水泥搅拌 操控箱 灌浆机 本实用新型 灌浆泵 水泥 下料 蓄电池 万向自锁轮 浪费材料 螺栓固定 内部安装 转轴连接 控制器 控制阀 流出量 输出量 水泥箱 转动轴 堵漏 溢出 把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下料的灌浆机,包括支撑架和转动轴,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自锁轮,且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支撑架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斜杆,所述支撑架与固定斜杆的连接处安装有操控箱,所述操控箱的上方设置有开关,且操控箱的内部安装有KS02Y控制器,所述固定斜杆的一侧固定有把手,且固定斜杆斜面的一侧固定有灌浆泵,所述灌浆泵通过转轴连接有水泥搅拌箱,且水泥搅拌箱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斜杆的斜面上,所述水泥搅拌箱的上方安装有水泥箱,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水泥输出量的控制阀,避免了灌浆机在堵漏不同大小的缝隙时,不好控制水泥的流出量,从而容易使水泥溢出缝隙外,浪费材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下料的灌浆机。
背景技术
采用高压灌注法进行止水堵漏,是发达国家堵漏剂使用的新型工艺,高压灌浆堵漏剂是一种底黏度,单组分合成高分子聚氨酯材料,形态为浆体,它有遇水产生交联反应,发泡生成多元网状封闭弹性体的特征,当它被高压注入到混凝土裂缝结构延展直至将所有缝隙(包括肉眼难以觉察的)填满,遇水后(注水)伴随交联反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二次渗压,高压推力与二次渗压将弹性体压入并充满所有缝隙,达到止漏目的,可以说堵漏材料性能中最好的一种。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灌浆机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传统的灌浆机没有设置水泥输出量的控制阀,灌浆机在堵漏不同大小的缝隙时,不好控制水泥的流出量,从而容易使水泥溢出缝隙外,浪费材料,传统灌浆机的水泥箱内没有设置刮板,水泥在搅拌过程中,部分水泥黏在水泥箱的内壁上,从而使水泥不能搅拌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下料的灌浆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的灌浆机没有设置水泥输出量的控制阀,水泥箱内没有设置刮板,水泥在搅拌过程中,部分水泥黏在水泥箱的内壁上,从而使水泥不能搅拌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下料的灌浆机,包括支撑架和转动轴,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自锁轮,且支撑架的上方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支撑架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斜杆,所述支撑架与固定斜杆的连接处安装有操控箱,所述操控箱的上方设置有开关,且操控箱的内部安装有KS02Y控制器,所述固定斜杆的一侧固定有把手,且固定斜杆斜面的一侧固定有灌浆泵,所述灌浆泵通过转轴连接有水泥搅拌箱,且水泥搅拌箱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斜杆的斜面上,所述水泥搅拌箱的上方安装有水泥箱,且水泥搅拌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叶,所述转动轴通过转轴穿过水泥箱的两侧,且转动轴上固定有刮板,所述水泥搅拌箱的一侧设置有水泥输送管,所述水泥输送管远离水泥搅拌箱的一侧安装有水泥排出口,且水泥排出口的外表壁上嵌入有控制阀,所述蓄电池、灌浆泵和开关均与KS02Y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万向自锁轮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万向自锁轮均安装在支撑架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水泥搅拌箱与水泥箱的连接位置处开设有水泥进入口。
优选的,所述灌浆泵通过转轴连接有搅拌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水泥输出量的控制阀,避免了灌浆机在堵漏不同大小的缝隙时,不好控制水泥的流出量,从而容易使水泥溢出缝隙外,浪费材料。
(2)本实用新型在水泥箱内设置了刮板,在将水泥放入水泥箱内后,转动转动轴,可以将黏在水泥箱内壁上的水泥和水泥箱体内的水泥推动到水泥搅拌箱内,使水泥能够均匀搅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泥箱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军,未经刘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89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