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胶孔端子固持优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8498.0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4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许春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富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0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端子 优化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孔端子固持优化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简称BCM,随着BCM的集成化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在车身中应用的功能越来越多,BCM控制对象更多,功能更强大,要求BCM数据通信功能更强大,使得总线式,网络化BCM成为发展趋势。
连接器在BCM中的使用需求增大,在结构、工艺方面均受到产品的约束,注塑成型对于公差配合精度有着较高要求,现有连接器将端子的四面干涉改为上下两面干涉,但是干涉区域仍然是端子的整个上表面和下表面,干涉区域较大,易把塑胶连接部撑裂,造成不良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塑胶孔端子固持优化结构,从而实现减少干涉区域,避免塑胶撑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塑胶孔端子固持优化结构,包括塑胶壳体和端子,所述端子经过PIN针孔嵌设在所述塑胶壳体内,所述PIN针孔设于所述塑胶壳体的外侧,所述PIN针孔包括凹陷设于所述塑胶壳体内的凹槽,以及开口向外延伸的开口部,所述端子对应插入所述凹槽对位干涉。
具体的,所述端子为梯形插针。
具体的,所述凹槽两侧及其底部干涉端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塑胶孔端子固持优化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将两面干涉改为端子凹槽干涉,减少干涉区域,避免塑胶壳体接触面撑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侧视剖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塑胶壳体、2端子、3PIN针孔、31凹槽、32开口部、4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塑胶孔端子固持优化结构,包括塑胶壳体1及嵌设在塑胶壳体内的端子2。本实施例中端子2为梯形结构插针。端子2经过PIN针孔3嵌设在塑胶壳体1内,PIN针孔3设于塑胶壳体1的外侧,PIN针孔3包括凹陷设于塑胶壳体1内的凹槽31,以及开口向外延伸的开口部32。端子2对应插入凹槽31对位。凹槽31两侧及其底部干涉端子2。有效避免端子2的上下面干涉区域过大,避免造成塑胶壳体1的接触面4撑裂。
由于端子2上下两面干涉对塑模精度要求较高,虽然使端子的保持力明显上升,但是不可避免塑胶壳体1接触面4撑裂,将两面干涉改为端子凹槽干涉,避免上述状况发生。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富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富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84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