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一体化航标的能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8040.5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8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唐光;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福州航标处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20 | 代理人: | 王佳妮 |
地址: | 35000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一体化 航标 能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源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一体化航标的能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航标使用的能源组多为铅酸蓄电池和太阳能光板的组合。单个铅酸蓄电池容量为80-100AH,重量约为35KG。此类能源组安装时,太阳能光板放置于光板平台上,铅酸蓄电池放置于特制的电池箱或电池屋内,二者通过长约2-3M的电缆线连接,布线设置不合理,同时整个结构庞大、不便于携带,能源装置的使用寿命也较短,日常的维护和保养费用很高。
具体来说,现有的能源组有如下缺陷:
(1)主能源铅酸蓄电池重量重,维护不易。作为主能源,航标用蓄电池至少要达到160-200AH,因此需要至少2块铅酸蓄电池并联。仅2块铅酸蓄电池的重量就达到70KG,给一线航标工作者的日常维护带来许多不便。
(2)布线繁琐。目前航标能源组蓄电池与光板距离多为2M左右,因此需要2-3M的电缆线连接,布线需要精心布置,费时费力,此外,电缆线越长电压压降越大,增加了能耗。
由于航标环境的特殊性(多为海上潮湿环境),航标用铅酸蓄电池会发生爬碱(硫酸铅硬化)现象,缩短蓄电池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一体化航标的能源装置,通过对能源装置的布局和罩壳的设置,旨在显著提高能源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一体化航标的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源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设有控制器输出端,壳体内设有控制器和电池组,电池组的一端设有电池输出端,电池输出端与控制器相连;壳体包括罩壳和与罩壳相配合的底壳,所述的底壳四侧边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端,罩壳表面设有太阳能板,所述的太阳能板与电池组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底壳包括方形的盒体,方形盒体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端,所述的连接端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的罩壳四周设有与连接端相配合的连接片,所述的罩壳设有与连接孔相配合的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的罩壳连接片由水平连接片和弯折片连接而成,所述的弯折片共有两片,对称设置于罩壳的两个侧边,所述的弯折片将连接端罩设于罩壳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池组为锂电池组模块,控制器为控制器模块。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弯折片与水平连接片之间存在一个夹角,夹角的范围为30-60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除了整体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很多细节方面的改进,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方案,采用锂聚合物电池,整合出蓄电池蓄电模块,将其嵌入太阳能光板下方,实现航标能源的一体化,同时罩壳设置巧妙合理,减轻了传统航标能源组的重量,优化了航标能源组间的布线,有利于日后的维护和保养,同时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电池组轻便、便携,该锂聚合物电池在相近容量(90AH)下重量约为传统铅酸蓄电池的四分之一,且体积小,方便航标工作者的作业携带;同时无需繁琐布线,该航标能源组由于蓄电池模块已贴合嵌入太阳能光板,因此无需繁琐布线,减轻航标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
3、节约成本
虽然相同容量锂聚合物电池与铅酸蓄电池价格相近,单经改造后的该能源组节省了不锈钢电池箱和专用电池屋,每座航标成本约节省600元;
4、蓄电池使用寿命提高
有资料表明,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循环一般为200次左右,锂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次数长达800次左右,是铅酸蓄电池的4倍,同等容量的电池,锂电池的使用寿命是铅酸蓄电池的4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去除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罩壳和底壳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控制器、2电池组、3罩壳、4底壳、5连接端;
11控制器输出端;21电池输出端;
31罩壳连接片、32水平连接片、33弯折片、34固定孔;
5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福州航标处,未经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福州航标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80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