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型侧方限制式气管和支气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6953.3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3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傅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31325 | 代理人: | 王函 |
地址: | 2000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导管 侧方 限制式 支气管导管 本实用新型 支气管封堵 侧向开口 组合型 下端 气管 单肺通气 开口方向 通气功能 支气管 肺隔离 上端 变向 置管 送入 指向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型侧方限制式气管和支气管导管,包括:侧方限制式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管;所述侧方限制式气管导管下端设侧向开口,其开口方向与该气管导管不同轴且指向侧面。本实用新型特点在于保持气管导管正常通气功能的同时,在气管导管上端可将支气管封堵管准确而简单的经下端侧方限制部和侧向开口变向引导至一侧,并轻松送入目标侧支气管,从而满足临床上左右肺隔离及单肺通气的选择使用。该装置使支气管导管的置管和定位变得简单、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和支气管导管,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型侧方限制式气管和支气管导管。主要适合应用于胸外科手术麻醉等,可提供简单有效和可靠的双肺隔离和单肺通气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单肺通气技术可以提供肺部的隔离并有助于手术野的暴露和术中的呼吸管理。常用来提供单肺通气的肺隔离技术装置有三种:1.双腔支气管插管(DLT),2.支气管阻塞器(BB),3.单腔支气管插管(ET)。ET在早期胸科手术中应用较多,但随着前两种技术的发展,ET已逐渐淘汰。
目前常用的两种技术装置仍存在不同的局限性。
双腔支气管插管(DLT)尽管完成置管时间短,但存在以下缺点:
1)总管径粗,相对质地硬,对气管及组织的相对损伤大,刺激性强。
2)不能长时间应用。术后病人若需继续呼吸支持治疗,常要拔除该导管并调换成单腔气管导管,而调换过程不仅增加组织损伤,还可能因再次插管困难而发生其他意外。
3)术中因体位变动和手术操作影响,有时会发生导管位置移位,滑出支气管,再进行位置调整比较困难,进而影响手术要求的通气方式并使手术操作困难增加。
4)插管定位有一定技术难度,精确定位仍有赖于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阻塞器(BB)存在以下缺点:
1)难以准确置入目标支气管,均需借助于纤支镜才能准确定位。
2)完成置管时间较长且随体位变动容易滑脱,滑脱后再次定位置管困难。
3)右侧胸腔手术麻醉应用多受限制。
4)均存在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组合型侧方限制式气管和支气管导管,能快速、准确置入目标支气管,实现精确定位,其在左右肺隔离及单肺通气的选择使用上均不受限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型侧方限制式气管和支气管导管,包括:侧方限制式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管;所述侧方限制式气管导管下端设侧向开口,其开口方向与该气管导管不同轴且指向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侧方限制式气管导管下端的侧向开口,其结构为一侧的管壁边缘斜向另一侧管壁并与之相连,与另一侧管壁边缘形成轴向封闭,并在所述另一侧管壁的末端设开口,使该开口偏向侧方且与该气管导管不同轴,该开口与与斜向的侧壁一起形成侧方限制和侧方引导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斜向的侧壁为弧形侧弯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气管封堵管为近末端带有气囊,长度≥50cm,管径≤4mm的支气管导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气管封堵管的气囊为充气后直径≥2cm的高容低压气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侧方限制式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管配合四通接口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69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路结构和应用该气路结构的呼吸机
- 下一篇:防滑抗弯折的麻醉气管导管